HPX Life 8 帶你認識微電影 筆記整理

昨天去聽的小講座,還不錯!是平常自己不會接觸到,但是聽起來很有趣的主題。講者程紀皓的個人資歷可以參考這裡。

跟內容無關的心得:講者鬢角的造型很特別XD(還是那是鬍子?)

筆記整理如下:
微電影的定義?
實際上國外沒有什麼微電影,他們都稱為film,只是是比較短的,所以真的要嚴格定義起來,其實他就是電影短片。但是我們這裡的商人喜歡想一些台詞來炒作,炒作起來之後又有其他不知所以然的廠商喜歡跟風,所以才有了微電影這個詞。其實他就是電影短片。(但是以下心得還是沿用微電影這個詞,跟其他的媒材做比較)

廠商為什麼會想拍微電影?
成本。當然因為微電影的規格同電影,所以他拍起來也不便宜。但是如果以宣傳效益來說,跟平面廣告比起來,平面廣告除了一開始的設計費、印刷費、張貼費之外,還有檔期的限制,當檔期到了也還要有人去拆廣告,這些都是成本,而最大的差異是微電影主要是走網路,所以不會有檔期的限制。而為電影由於是電影短片,他可以呈現的長度比較長,30~300秒都可以,他走的屬於故事行銷,因此可以做到把商品精神融入到故事裡,因為他是電影短片,所以當看完一部微電影,應該要有看完一個電影的fu(我想講者想表達的意思應該是一個電影短片應該有劇情上的起承轉合,所以看完應該要有看完一個故事、或是接收到一個很清楚的意念的感覺)

微電影跟廣告、MV的差別?
微電影因為是電影短片,所以基本上他整個製作的流程、規格就是比較電影,等於是以電影的製作架構在做一個短片,只是拍出來的成品時間是短的,大概在3~5分鐘內要說完一個故事、一個概念。重點在於靠故事讓客戶感動。廣告的話會特別強調商品、廠商資訊,有些廠商想拍微電影其實只是想要做置入性行銷,但現在的消費者其實很討厭那種置入性行銷。不是說不能在微電影裡面帶入商品,但是他應該要是自然而然的以產品的功能去融入,而非刻意強調(講者有放多喝水的15影展的影片當例子,片中的小男孩在路上騎腳踏車喝水。當然大家都知道那個是多喝水的水,但是畫面的運鏡並沒有刻意要去強調多喝水、水瓶上也沒有很明顯的logo或商品名,而且騎腳踏車騎累了喝水也是很理所當然的) 。甚至有時候他要表達的是一種意念,所以商品未必適合直接出現在其中。廣告的話通常會很直接的帶出商品、時間也更短(20~30秒),MV的話通常故事性比較弱、甚至沒有什麼故事,在鏡頭、剪接方式上6可以看的出有一些不同(我覺得最好玩的地方是,其實同時擺在一起看的時候,可以感覺的出有不同,不過說不太上來。但經過講者點出來的時候,就描述的出來那個不同點在哪)。

台灣的微電影發展?
台灣很多廠商其實還只是把微電影當成是加長版的廣告。就定義來說那個其實就是廣告,不能算微電影。微電影是有劇情的,而台灣的微電影有劇情的例子其實是從偶像劇來的,從拍攝手法來說,其實不算電影,而是算電視劇的拍法,講者以蕭亞軒的微電影作為說明的例子。

電影跟電視劇的差別,在於整個製作流程。純粹先就運鏡、打光來看這段影片,偶像劇的打光很快、可能左一個燈又一個燈就可以拍了,所以拍起來的影像深度不像電影有那那麼多層次的立體感。其次分鏡、影片的剪接上也比較簡單,就是順剪,但不會去講究整個影片的節奏跟層次感。劇本的差異也很大,偶像劇就是快、寫的很快、拍的很快,可能一天就可以拍個7頁的劇本,可是拍電影一天拍一頁可能就快死掉了。

所以簡單的比較是,
偶像劇:速度快(打燈快、寫劇本快、拍攝快)影像立體感低、剪片不講究節奏感。
微電影: 從故事的撰寫、拍攝手法、打光、分鏡、拍攝時的鏡頭深度每個細節都要很講究。例如電影的分鏡清楚、也會透過剪接帶出影片的節奏感。

電影跟電視劇的差別
電視劇的表演方式比較誇張,而電影的表演方式比較細膩,可能一個畫面沒有任何的對話,但是光眼神都有戲。

微電影的製作流程
裡面提到的一些內容都以曼都意象為例子,但是,曼都意象這個短片屬於廣告,不屬於為電影:p

  1. 故事大綱架構:這部份會是最花時間的,會先想出一個故事大綱,並且看有什麼概念是可以植入故事大綱的,簡單來說,要先決定這部影片的靈魂在哪裡。(好比產品設計時,要畫很多草稿一樣)
  2. 劇本撰寫:以故事大綱去撰寫細節,通常不會超過10頁,最佳長度大概3~5分鐘。
  3. 找人員:像是選角、攝影師、燈光師、美術指導等等。像我們看電影的時候後面那一長串人員介紹,拍電影前就是要去把這些適合的人去兜出一個團隊。
  4. 排拍攝表:微電影拍攝期一般不超過三天,因為拍電影很燒錢,以曼都印象為例子,拍一天就燒10萬,拍了兩天。
  5. 粗剪、配音樂:以曼都意象來說,音樂是找「一頁台北」的音樂製作。大多配音樂的都是自己寫的,但是也有所謂「選曲」,就是會幫你選情境、節奏都適合影片的,然後會去把影片版權談下來的那種。
  6. 調光調色:以曼都意象的影片為例子,在第8秒的部份,為了強調頭髮的部份,左邊有壓黑,這是調光,右邊的燈光有上藍色,這是調色。後面有人問到調色是一格一格調嘛?一般可以調色的軟體、有「追色」的功能,等於可以瞄準某個區域的色塊去在一個時間區間內調色,所以不會是一格一格調的(影片處理跟影像處理方法還是有些不同),在18秒的部份,把後面的亮面跟前面頭髮的暗面拉開,讓他的對比更強烈。

提問時間

調光通常都要調多久?調光是自己調的嗎?
有專業的調光師,看影片需要,如果是就一般電影(不是短片)來說,調光調色大概需要兩週的時間。
(個人OS:不管是拍影片、或是攝影,要拍出好看的影像,最重要的就是光。打光除了需要設備、也需要去設計光線怎麼跑效果才會好,打光本身其實是很大的學問。所以如果沒辦法打好光,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買好相機,用好相機補足對光線的掌握不足。不過同樣的相機,會拍的拍起來還是會更漂亮啦,那時候就跟相機比較沒關係了:p)

如果想拍微電影,但是預算少,那要把重點放在什麼地方?
那就把重點放在故事撰寫上,用好故事說服人。
(個人OS:錢少就不要拍:p)

其他心得
我有點忘了是提到哪個部分講到這個,簡單來說就是台灣在做這些東西很多時候都很不講究、只想快、只想要現成。然後想到前幾天看到的這篇文章,嗯,那篇寫的很棒,其實就是那樣的感覺,如果我們的文化不改變、越來越嚴重的趨向「結果論」,那麼,企業被其他人打趴、做不出好作品、好人才往外流,只是遲早的事情而已。

在〈HPX Life 8 帶你認識微電影 筆記整理〉中有 1 則留言

  1. 老天,看到你這一篇,我真的傻了
    要說無所不包,你真的做到了啊!!

    光真的很重要!
    目前在我腦袋裡面第一個跳出來的名字就是李屏賓
    看過他一些作品,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其實在很早很早以前,對燈光和攝影這一塊很有興趣
    但在傳播公司工作期間,確認自己的先天條件可能無法勝任
    所以就只好當作興趣了

    目前心裡面的兩個神,一位是李屏賓,另一位篠田昇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