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蒟蒻麵的心得:旭家蒟蒻麵 vs. iFit微卡蒟蒻麵

目前吃過兩個牌子,一個是旭家蒟蒻麵,一個是iFit微卡蒟蒻麵。

旭家的蒟蒻麵比較傳統,就是你看得出來他是蒟蒻只是做成麵的形狀。然後一樣泡在鹼水裡面要冷藏保存。iFit特色是他們說用新技術所以可以常溫保存,也沒有泡在鹼水裡面。

旭家蒟蒻麵要煮熟,iFit可以直接食用。兩者的設計是給不同的TA。旭家是給可以在家煮的人,要什麼口味自己要另外煮菜煮湯。iFit則是給在外工作加熱只能用微波爐、熱水泡麵的人,所以附有口味醬包。所以平均起來iFit的會比較貴。iFit一份135克重約75元。旭家一份重約300克68元。

我之前先吃旭家覺得一份300克以一餐的量來說略多,加上其他配菜我大概只能吃250克左右,就是會剩一點點。吃iFit就會覺得這份量對我來說太少了,要飽足一點得吃兩包,真的是只適合少量多餐或是小鳥味的人吃。

旭家就是傳統蒟蒻,iFit比較妙的是他訴求可以直接食用,顏色有幾個口味還做的跟油麵很像,黃黃的那樣。打開的時候會聞到一個味道,鹼粽的味道。對,就是端午節小小黃黃要沾砂糖吃的那種鹼粽的味道,所以我猜他的製程可能有融合鹼粽製作的方式。但因為他有附調味包拌醬,拌醬調味過後就聞不太到鹼粽的味道了。

旭家的口感,就很蒟蒻,比較有蒟蒻的那種彈性。iFit吃起來比較脆一點。兩者味道都還行。

因為可以在家煮,iFit就當嚐鮮,以後想吃還是會買旭家。但我覺得以在外上班族來說iFit蒟蒻麵確實還不錯,可以常溫保存,所以可以買幾包放辦公室。但男生可能就不太適合,因為份量真的有點少,男生要吃飽我覺得至少要2~3包吧,這樣費用算下來就不太划算囉。

政治人物關鍵字搜尋量分析:柯文哲的搜尋量比韓國瑜更奇怪?

之前有做過總統候選人人名關鍵字搜尋量的分析(見:資訊戰真的存在嗎?從韓國瑜的搜尋量看資訊戰),這幾天我就在想,一般在做政治人名搜尋的時候,如果他今天真的是想針對這個人某個項目找資料,就有很大的可能會做複合關鍵字搜尋。例如搜「韓國瑜 行程」「蔡英文 民調」這類的關鍵字,所以我就在想,今天要操作關鍵字搜尋量,政治人名當然是最大宗,但也許不會刻意去操作這種很瑣碎的複合關鍵字。那我是否能從這種關鍵字的搜尋量去反推比較合理的搜尋量可能是什麼?

所以這篇文章的分析,有幾個假設是:

  1. 政治人物姓名(例如「蔡英文」),跟姓名相關的複合關鍵字搜尋總和(例如「蔡英文 行程」),存在某種合理比例分布關係。
  2. 如果複合關鍵字搜尋總和占政治人物姓名關鍵字搜尋量比例過低,那代表政治人物姓名的搜尋量可能有被操作的痕跡。

所以要做這樣的假設分析需要幾個資料

  1. 政治人物人名總搜尋量
  2. 政治人物人名複合關鍵字搜尋總搜尋量

1很簡單,只要在 google ads 關鍵字規劃工具,就可以取得每個月搜尋量級的數字,這裡我用「搜尋量級」的原因是,他提供的不是「精確的搜尋量數字」,所以那裡撈出來的數字結尾一定是0,但這個數字基本上已經讓你足以判斷這個關鍵字搜尋次數大概落在那個數字區間。

但是2要怎麼取得?因為這種關鍵字很細碎。我希望可以盡量收集所有這類的複合關鍵字。我後來用第三方工具 keywordtool 來找。取樣流程如下:

  1. https://keywordtool.io/ 輸入政治人物姓名,撈出政治人物相關搜尋字詞
  2. 到 google ads 的關鍵字規劃工具把字詞都丟進去,撈出12個月內具有搜尋量級資料,把沒有搜尋量級資料的字詞都刪除,只保留有搜尋量級的字詞。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很奇怪,既然 keywordtool 查的到,那為什麼 google ads 的關鍵字規劃工具會沒有量級資料?這基本上有兩種可能性。

  1. 因為 keywordtool 查的到的資料是這個月的熱門搜尋字。所以每個月的熱門搜尋字都可能不同。更不要說複合關鍵字的差異會更大。
  2. 這關鍵字有人搜,但每個月的搜尋量低到還沒達到 google 關鍵字規劃工具統計的最低量級數量,所以就會顯示沒有數據。

總之用上述方法,我整理出這個大表格。裡面包含綜合比較,還有政治人物以及其複合關鍵字的搜尋量。有好幾個分頁,對數字有興趣的可以到這裡看,這裡就不貼了。

然後我挑選的標的分了四組

  1. 正式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韓國瑜、宋楚瑜
  2. 曾經可能的總統參選人:郭台銘、柯文哲
  3. 現任第三勢力立委,跟網路熱門立委新科參選人:黃國昌、吳怡農
  4. 現在立院三大政黨

比較需要解釋的是3。1跟2都算是「總統候選人」,所以是全國性知名的人物。但我也好奇網路熱門搜尋但知名度相對沒那麼高的政治人物,他們的這種關鍵字搜尋量分布會不會有所不同?所以拿時代力量最熱的黃國昌,還有近期網路崛起且很多網紅推薦的吳怡農來做比較。4的話單純是個人好奇,政黨跟人在搜尋量分析上是否有模式的差異。

複合關鍵字搜尋總量比較

(原始大圖)

複合關鍵字搜尋總量分析:韓國瑜與蔡英文的差異不大、柯文哲搜尋量持續走低

從上面這張表可以看得出來,如果排除單純姓名搜尋,只看複合關鍵字搜尋總量,其實韓國瑜與蔡英文的差異不大。然後兩者都會因為當月大事件,而搜尋量暴增。

  • 韓國瑜:5~7月搜尋量大增。這時候是國民黨初選。「韓國瑜民調」「韓國瑜造勢」搜尋量暴增。10月~11月又往上增加,「韓國瑜行程」搜尋量從10月開始激增,「韓國瑜豪宅」「韓國瑜電話」從11月開始激增。因為壹週刊報豪宅,還有博恩夜夜秀提到韓國瑜的電話被邱毅在媒體上的截圖公開。
  • 蔡英文:3~6月搜尋量有拉一波,這時後是民進黨初選。9月10月拉一大波,這是論文事件,「蔡英文學歷」搜尋量暴增。11月宣傳上打政績牌,連帶「蔡英文政績」搜尋量暴增。
  • 宋楚瑜:11月宣布參選總統。所以拉了一波。
  • 郭台銘:4月宣布加入國民黨總統初選。5~7月國民黨初選,所以這段時間搜尋量都在高峰。9月正式宣布不選。10月開始搜尋量就大幅下降。
  • 柯文哲:搜尋量相較於其他總統候選人,複合關鍵字搜尋總量一直都很低迷。

人名搜尋量與複合關鍵字搜尋總量比較

(原始大圖)

(原始大圖)

神奇的6%分水嶺:韓國瑜與柯文哲姓名複合字搜尋搜尋量占比都異常低

之前我就分析過韓國瑜的搜尋總量是有異常的。如果我上面的假設正確,我預期韓國瑜的其他複合字搜尋總和占單獨名字搜尋量的比例會偏低。以圖表跟數據來說。確實在2018年12月~2019年4月這段時間是偏低的。都未達5%。

但奇怪的是,柯文哲的這個比例,在2018年12月~2019年3月、2019年7.8.11月,這段時間也都偏低,而且未達4%。只有2019年4.5.6.9.10這五個月有高一點,但未達6%。

我們把所有人每月搜尋數量的數據都撈出來看

  • 蔡英文:每月最低8%以上,年複合字搜尋量總和比例35.28%
  • 韓國瑜:每月最低3.5%以上,年複合字搜尋量總和比例10.29%
  • 宋楚瑜:每月最低6%以上,年複合字搜尋量總和比例16.18%
  • 郭台銘:每月最低6%以上,年複合字搜尋量總和比例13.68%
  • 柯文哲:每月最低2.4%以上,年複合字搜尋量總和比例3.93%

對照組

  • 黃國昌:每月最低都在6%以上,年搜尋量總和比例10.95%
  • 吳怡農:最後三的月才有足夠數據,分別是9.94%、4.57%、5.63%,年搜尋量總和比例6.56%

以新人來說,每個月用 6% 分水嶺看是否適用?這個我覺得可以再找更多的例子來分析看看。但這不是本篇重點就先跳過。

以每月最低6%以下為異常的有:韓國瑜、柯文哲。而且柯文哲還低於韓國瑜,柯文哲12個月都低於6%。韓國瑜在幾個熱門月至少都還有超過6%。

綜合上述圖表,我取每月數據跟突發數據爆衝比較沒有那麼嚴重的宋楚瑜、郭台銘、黃國昌三個人的數據來看。我推測具有全國知名度的政治人物來說,年搜尋量總和比例比較合理的比例應該是在10~17%中間,超過應該是有很突發的狀況造成的爆衝異常,過低則是可能是姓名搜尋量異常高才導致這個比例太低。

所以有異常的有:蔡英文(過高爆衝)、柯文哲(過低)、吳怡農(過低)

但吳怡農是投入選舉後才變熱門,而且才三個月時間。這個數字我覺得取樣還不夠,所以可以先不計。

結論

以複合字搜尋總和占單獨名字搜尋量的比例來看。韓國瑜與柯文哲的每月搜尋數量有很多個月比例都偏低,而柯文哲一直都很低,而且比韓國瑜更低。以年搜尋量總和比例來說。柯文哲的最為異常。

韓國瑜的姓名搜尋量因為高到異常破表,所以即使沒有作這次的分析就已經足以證明他的姓名搜尋量有被操作,但這次分析只是加強了這個論點。我比較意外的是這反而挖出柯文哲的總搜尋量有異常的狀況。

而我其實還是沒辦法確定單獨柯文哲姓名的總搜尋量是否有被操作,因為他正好2018年歷經市長選舉,2019年又一直被當成兩黨的假想敵。有一定的搜尋量好像也不奇怪。但他的複合字搜尋量占整體比例偏低這件事情,我現在沒有其他合理的解釋。

訂閱 adobe 服務被重複扣款(不正常扣款)與處理記錄

我本來以為是信用卡被盜刷,但後來發現是adobe莫名其妙的重複扣款。目前還在處理,想說先記錄一下。順便看看後續如何,事情是這樣。

我本來就有訂閱 adobe 服務,年底都要扣款一次,已經扣好幾年了。所以12/19收到信件跟簡訊通知12/18有扣款。這很正常。結果12/22又收到一次通知,說12/21被扣款。扣款金額跟12/18那次一模一樣。我想說這是怎樣,被盜刷嗎?

本來想說要直接跟adobe問,但因為我要處理時,連上adobe的聯絡服務時,他竟然顯示「服務時間已過」

所以我就先上網查一下。然後在adobe的QA裡面看到一條說,可能是有不同帳戶訂閱不同商品造成多筆扣款。我就想了一下我在adobe是否有其他帳戶?好像有。後來確認我有兩個帳戶,但登入進去看,只有一個有訂閱也有相關扣款紀錄。另外一個是沒有的。所以先排除自己訂了兩次的可能。

又根據我自己電商經驗,如果我在我帳戶只能查到12/18那筆資料,理論上客服能查到的也只有這筆。無中生有刷卡的資料,除非有使用信用卡號碼反查的權限才能查詢,但客服理論上不可能給這樣的查詢權限。而且後面這筆會不會是其他地方盜刷的我也不知道。等於我不知道後面這筆到底誰刷的狀況下,如果我沒有其他資訊,跟客服問大概也會鬼打牆。

所以我後來選擇先打電話去銀行問。然後莫非定律就是你越緊急要查,那一次就越等不到有服務人員在線上。但總之後來晚上又打一次終於通了。

銀行服務人員雖然無法直接查到刷卡商店的「名字」,他們只能查到例如xx線上服務這種很模糊的資料,但他們可以查到是不是來自同一個商店。然後銀行服務人員說是同一個商店刷的,看我是不是先跟對方確認請他們退刷。也提到目前這兩筆對方都還沒有請款就是了。

然後我有點緊張,因為是被多刷的,adobe那裡我查的到的資料根本沒這筆紀錄,所以超怕adobe不認帳。銀行服務人員說每筆刷卡資料都有一個授權碼,他把授權碼給我。我趕快拿筆記下來之後,又多問說假如對方不處理,我是否可以請銀行把這筆停掉什麼的?他說那可以回去請銀行查帳。問到這我就比較心安一點。

隔天早上,我就在上班時間開了adobe的客服。(右下角那個小框框)

未登入點開框框的選單長這樣。

用帳號登入點開框框的選單長這樣這張截圖是我用另外一個帳號登入看的(因為詢問過後還沒結案的帳號顯示的就不是這個畫面),裡面沒有「其他」選項,如果你有訂購,那會有「其他」。

所以我按了其他。然後就跳出類似message的私訊視窗,然後畫面顯示分配服務人員中的訊息,然後就有個人敲我。於是我就在這個私訊視窗裡面講了我的狀況,也提供銀行給我的信用卡授權碼。對方詢問是否有信用卡刷卡記錄資料,我說我有收到通知信,可以轉寄給他們嗎?他後來馬上說他會發信給我,然後請我截圖給他。

後來我把這個私訊視窗關掉再打開,他會顯示成這樣。

然後總之到目前的處理進度就是已經先把兩筆信用卡刷卡通知信寄給對方了。對方說會升級查詢,再看看他們後續會怎麼處理吧。

****

2019年12月24日 傍晚5:30更新

收到簡訊,又被扣款第三次。

adobe到底在幹嘛?很扯欸…現在狀況看起來是他每三天就給我刷一筆。我覺得八成是他們程式什麼哪裡有bug。但這張卡額度沒有很高,他這樣扣還沒退刷以前,我等於沒有用了。剛剛先打電話去銀行請銀行終止使用卡片,並且把後面兩筆交易列入交易異常請他們調查。

2019年12月25日 中午12:30更新

昨天晚上我把簡訊截圖發信給 adobe。他們回覆如下。我看完覺得他們最多就是後面兩筆不請款,但可能也不會再回給我什麼。反正我已經請銀行停用卡片做調查了,就看銀行那裡處理的怎麼樣吧。

結論:不管是不是被盜刷,有問題的刷卡資料,如果確認是交易異常,直接請銀行查比較實在。不然這種大公司要查都不知道要拖多久時間。雖然交易異常查詢的話卡要先停掉,等於卡片如果有綁一些固定扣款的話會很麻煩。但沒辦法,這樣金錢損失才能控制住。不然一直被扣,就算最後沒有請款,他就是把信用卡額度給吃掉,我也等於這張卡無法繼續使用。

2019年12月25日 傍晚6:30更新

國泰世華銀行人員打來,簡單詢問了一下這個商家我跟他們是刷什麼。我就解釋了一下,也順便問我有沒有跟對方反應,我就說有但我不知道對方何時才會處理,加上他們又刷了第三筆,所以我才請銀行幫我控卡調查。

然後銀行人員說我現在是控卡狀態,我也沒辦法刷這張卡,未來如果復原這張卡對方也有可能繼續刷,所以他建議我直接換卡,讓他們發新卡給我。然後這個店家的這個資料他們會追蹤,假設對方有刷退,那銀行那裡會幫我結案。假設沒有,他們會在追蹤狀況,後面再跟我說。也有留電話說我有問題可以打去問這個銀行人員。

結論:遇到這種鳥事,不要期待店家會即時幫你處理,adobe公司大歸大,客服最多也只能跟你說有幫你升級,後續也未必會跟你更新這個案件的狀況,就算有處理也不一定會很積極,趕快找銀行列為爭議款項,直接控卡後發新卡比較實際。

2019年12月26日 傍晚9:15更新

昨天銀行打電話來,口吻很像第二筆誤刷的,商店來請款了,我那時候不太確定是不是我誤會他的意思,但今天登入網路銀行,看到第二筆誤刷的已經列入未出帳消費明細,那代表他們確實來請款了。

我現在只覺得很幹。但總之銀行現在已經在追蹤這筆。他有說如果對方有刷退,就會自動幫我結案,但如果沒有他們會持續追蹤。

我上網找了一下,如果是盜刷後來否認交易刷退,銀行也是下個月才會刷退處理。我現在真的超級超級超級不爽….

我後來找到 adobe 國外的社群,看到這個討論串「Been charged twice this month for creative cloud. Why?

苦主跟我一樣,看起來也有遇到又被重複扣款第三次的。然後因為被扣款兩次,帳戶已經爆炸所以必須要額外付款(我不知道國外銀行是不是有什麼規矩),然後一樣非常生氣。這是2018的case。代表adobe這樣不是第一次了。

蠻煩的,現在只能等銀行處理。幹。

2019年12月27日 下午2:00更新

現在每天都去網路銀行查看未出帳消費記錄。不過今天查完全沒資料。可能是因為停卡了,所以資料反而看不到。不過這應該也意味他第三筆要是他爸的敢給我請款也請不到了。然後對 adobe 的客服,昨天我就已經把未出帳消記錄的截圖寄送過去。今天再去聯繫詢問帳務狀況,以下是截圖。總之這件事情就是持續追蹤。

我覺得我很不高興的是就是多刷了,但我覺得 adobe 的態度就是請你確認重複扣款都扣款成功再來跟我反應。意思就是到那個時候才要面對處理,但其實這種線上系統,帳務系統一定都是可以查的到有沒有多扣的這件事情。這部分我不怪客服,客服就是制式回應,他們會這樣回應代表這也是公司政策要他們這樣回的。

客服回說沒有扣款成功,我覺得那個應該已經是第三筆的資料了。第二筆可能因為我有跟銀行反映了也許最後有擋下來,下禮拜我會再打去銀行詢問追蹤。那反過來說,我要是沒跟銀行反應,不就代表還是會被扣款?這件事我覺得很鳥在於國外看起來也有人遇到一樣的問題,而且是2018年的事情。結果好像程式端也沒有去寫什麼重複扣款偵察的檢查,讓同樣的問題2019年繼續發生。真的是很爛。

我是因為我有太多工作必須要使用 adobe 的軟體,而且用很多種軟體,以致於如果要找替代方案,會非常麻煩,所以基本上我很難轉換。所以格外憤怒。這等於吃定我不管他們怎麼處理,我都還是得繼續使用他們的服務。

現在只能先等待了。

2019年12月27日 下午6:30更新

剛剛收「Adobe 網路商店重要通知」

剩下就是銀行的事情,勉強算是告一段落。當然銀行這裡我還是要看帳單後確認。但至少看起來他們會申請退刷了,應該就沒問題了。

遇到這種事真的是無言。

我覺得有幾個重點

  1. 信用卡最好綁刷卡通知信,我是國泰世華,每筆刷卡無論大小他都會寄通知信,在這個時候發揮了很好的用處。
  2. 可以透過網路銀行查到信用卡未出帳消費明細也很重要,因為列入未出帳的意思就是說這筆金額不只刷了,商店方也已經跟銀行正式提出請款。有的商店方不會在刷的當下立刻提出請款。這種就只會有刷卡紀錄但還不會列入未出帳紀錄。這次我等於每天都上去看,看到有被請款趕快截圖,做為證據。不然我覺得他們真的會等你要收到要付款的帳單確認才要處理,但到那時候我覺得就會超級麻煩啊。就很阿雜。網銀可以查詢真的方便很多。

2019年12月31日 上午11:30更新

昨天上國泰世華網站查詢,發現信用卡未出帳紀錄又出現了。重點是adobe誤刷的第三筆又請款了

adobe上一封來信說他們有像銀行申請退回帳戶的時間是12/26。那時候第三筆還沒請款。也就是他們申請退回帳戶的可能只有第二筆。所以我很無奈,昨天發現這件事情已經過了他們線上客服服務的時間,只好今天早上把記錄寄過去後,又再次去他們客服那裡反應。雖然我知道他們客服最多能夠做到把我寄過去的資料再轉給帳務單位就不錯了。

今天心情比較不好的反而是國泰世華銀行端,他們昨天下午有打電話但我正好沒接到。今天打電話去那支電話,沒有人接。再打去一般客服,客服說請我等電話。所以看起來也只能等了。不過這次國泰時華客服那裡我有個小不爽的地方,我說商家刷了三筆,客服說如果是我授權balabala,我立刻打斷說沒有,我只有授權第一筆,網路資料在他們那端也只有第一筆。而且我之前有跟你們反映了,現在是他們第三筆又來請款。老實說在這時候聽到銀行客服這樣說真的是會更起毛壞。

我可以接受銀行詢問我有沒有跟商家去詢問協調,我也告知我這幾天一直都再跟商家反應。但商家就是還沒有刷退處理好。但銀行那種一副是我授權商家的口吻,聽了真的超級不爽。聽說別的銀行也會這樣,我男朋友說中信算比較好比較不會廢話,我第一次打的國泰世華客服當時也還好。但這次感覺就很差。

只能說銀行都一個樣,大家要爭取自己的權益,只能勤勞再勤勞。

在2019年年底這件事還沒處理完真的是心情很差。

2020年1月2日 下午4:30更新

昨天下午國泰世華銀行有打電話來,說看到他們第三筆又請款了。我說我知道,我也有再跟對方反應。也提到對方說他們26有提出刷退申請。銀行人員說他們還沒看到記錄,並說他們目前只能先被動等對方看是否有刷退。意思是說如果到帳單日前都沒刷退,銀行才會開始走爭議款的處理。反正聽到這就是接下來只能先等,後面再看看怎樣。我本來預期快可能要到下週這件事才會告一個段落。

然後剛剛再查了一下,應該是在昨天傍晚的時候,刷退完成了,可喜可賀。看起來是他們26提出的刷退就已經把後面多扣的那兩筆一起提出。

沒搞到跨帳單日才解決,也算是萬幸。總算告一段落。

****

題外話,現在這種亞太地區客服都是中國人啊…看用字淺詞就知道。不過畢竟是全球服務,當然服務態度是很客氣的。我覺得adobe這樣設計蠻有趣的。一開始我才在想說啊要上班時間才能反映是哪招。不過透過私訊先即時詢問細節過濾確認,email做最後癥結證據提供,這樣感覺好像確實對解決問題會比較有效率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