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又要到了,去年這個時候寫了韓國瑜。今年韓國瑜出來選總統,就再來寫寫韓國瑜。
台灣政治人物搜尋次數量級的上限。我覺得應該可以拿總統作為一個標準因為總統是全國性的,屬於大家都會知道的人。現在的總統是蔡英文。所以拿蔡英文作為一個比較基準。
近七天搜尋熱度趨勢分析
最近因為有短暫熱點「王立強」共諜案,先來看看過去七天的搜尋熱度趨勢分析。這個圖表的搜尋時間是2019年11月26日中午12:00。
- 韓國瑜最高,還是在一個很詭異的搜尋熱度
- 蔡英文其次
- 吳斯懷在剛開始中國國民黨提名不分區立委那陣子搜尋量有上來,快跟蔡英文相當,後來就降下去
- 王立強最近新聞開始爆之後搜尋量大增,超越蔡英文但也不算超越的非常多。
- 拿新北耶誕城作為比較,是因為這個活動是年輕人跟小家庭都會想去的,猜測會有一定的搜尋量,也確實有很明顯的搜尋週期,週四搜尋從下午兩點開始上高峰。週五下午五點開始,週六跟週日下午三點開始,週一就趨緩沒有在週末那麼熱。很符合想出去玩之前要先找資料的時間。但即便是週一搜尋量還是跟搜蔡英文的熱度相當。
七天搜尋量的城市分布
再來看看搜尋量的城市分布
- 人名(蔡英文、韓國瑜、吳斯懷、王立強)的搜尋城市分布遍佈全台灣。
- 活動(新北耶誕)明顯集中在雙北,然後少量在桃竹苗。但跟近七天搜尋熱度趨勢放在一起看,表示大型活動的搜尋量,在活動熱度高的時候,即使是區域型活動還是有辦法超越全國性政治人物的搜尋量。
你一直說韓國瑜搜尋熱度詭異的高,你是不是有偏見?
首先,這個看法去年我就提出過了,可以回顧以下舊文,裡面有當時的分析。
選舉觀察part2:看「韓國瑜」網路資訊風向的被操弄
另外關於搜尋量異常,以下舊文後面也要附上當時查的 google ads 實際搜尋量的資料。特別要注意到的是 google ads 實際搜尋量 跟 google 搜尋趨勢顯示的搜尋熱度意義是不同的,google ads 查到的是搜尋次數的量級統計。
選舉觀察part5:「公投」使用者搜尋行為差異分析
既然去年查過。今年我當然也要再來查一下。這兩年因為剛好歷經六都市長選舉,還有兩大黨的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所以我就拿蔡英文、柯文哲、郭台銘,韓國瑜來比較,以下是從 google ads 撈出的兩年數據(2017/11~2019/10)做出的折線圖,分析如下。
這份是2015/11~2016/10,蔡英文的搜尋量。由於 google ads 最早只能查到2015/11,所以沒有更之前的資料。同時比較當時的對手朱力倫與上一屆總統馬英九的搜尋量。
- 2018年市長選舉,可以看得出來柯文哲的搜尋量從2018年4月開始就逐漸攀升。而韓國瑜的搜尋量在7月前都趴在地上,8月9月開始有起色,接著從10月開始噴井式突破天際,月搜尋量到達400萬的等級。這數字有多驚人呢?以總統選舉來看。蔡英文當選得票數是 6,894,744。這人數跟馬英九第二屆的得票人數是相當的。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我假設一個搜尋量代表一個人搜尋一次的話,代表2018年11月,全台灣有17.4%的人都去搜尋過韓國瑜。從2019年1月開始。韓國瑜就一直維持在月搜尋量82萬以上的搜尋量級。
- 柯文哲在2018年11月(市長選舉月)當月的搜尋量也有噴井式的狀況。但也不過就是150萬。跟韓國瑜409萬比起來根本完全就是小兒科。韓國瑜的月搜尋量足足是柯文哲的2.7倍。
- 蔡英文的月搜尋量一直處在一個平凡而穩定的狀態。最高月搜尋量不過24.6萬。沒有選舉的時甚至只有6萬。唯一可以預期的是2020年1月總統選舉月,不管當選與否都一定會有噴井式的搜尋量,到時候我們可以來看看他的搜尋量有多少(2016年1月蔡英文的搜尋量是55萬,2016年5月就任,搜尋量是30萬),可以作為以後分析的一個標準。
- 郭台銘的數據可以視為「有錢人撲天蓋地選舉時,到底可以對網路搜尋量影響多大」的一個標的。搜尋量高點在2019年4月跟9月。4月的時候是國民黨黨內初選。9月的時候是最後宣布不選總統的時間。也就是說有錢人選舉對搜尋量影響的極限,大概可以說就是在月搜尋量67.3萬。
我沒有辦法去判斷柯文哲跟郭台銘的搜尋量有沒有被外來勢力影響,因為看起來還在可能正常的範圍內。但是韓國瑜的搜尋量一枝獨秀的超越他們近兩倍有。肯定是有其他勢力介入操作狂打雞血才有可能。以中國國民黨的現況,我不認為中國國民黨自己有那個本事作這些操作。
小結
最近很多人在那裡說哪有資訊戰。我覺得大家在討論資訊戰的時候,要釐清幾個點。
- 選舉影響有效/無效不能拿來證明資訊戰的有/無。有資訊戰不一定代表會對選舉產生明顯的「有效」影響,因為光釐清什麼叫做「有效」就有很多可以討論。但是「有沒有人在操作」資訊戰是有跡可尋的。很多人在討論的時候會把這兩個觀念互相抽換混淆,不可不慎。以數據來說,我會說資訊戰就是確實存在的。但很難說他最後的「影響」有多大。這兩者之間的關連性到什麼程度本來就很難評估。有沒有做,跟做完有沒有影響。完全是兩件事。
- 「有資訊戰操作」不等於什麼東西的歸因都是資訊戰。這就很像我們做網路行銷SEO的時候,順風大家都是SEO專家,逆風大家都怪演算法變更一樣。現在資訊戰也常常被拿來作為某件事情成功/失敗的藉口。我個人是覺得這樣的心態也不太健康。
- 韓國瑜的網路搜尋量很明顯是有被操作的,但我也沒有進一步證據可以證明是誰操作的。只能說確定有人在操作。那這樣的操作韓國瑜本人是否知情?我的看法是「不一定」。因為網路作這樣的操作本來就沒有一定要當事人的允許才能去做。就像SEO界有所謂的暗黑SEO,其中一種手法就是把別人的網站搞掉,這種他們當然不會跟當事人去講。所有的方法可以正著用,就可以反著用。如果外國勢力的目的是擾亂台灣的選舉,那當事人知不知道根本不重要。外國勢力想要「擾亂」的目的可以達成就好。
然後這篇文章上述提到的截圖,對應的原始數據資料我都有下載,大家可以自行到這裡下載,看看有沒有看出其他貓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