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劇情DV
愛你一萬年
非常有趣、故事結構很完整的KUSO愛情劇情片,卡通感十足。在片尾可以知道為什麼一開始他們要訂定為期三個月的愛情誓約(而且不得違約不得續約),其實可以說是來自對於愛情的不確定感,希望只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觀眾QA的時候,問到這部片感覺很有商業潛力,為什麼不會想要把片子拍長一點在院線上映。導演北村豐晴的回答我有點忘了,不過他一直把「電影播出」講成「電影露出」,旁邊的男主角一直提醒他講錯了,弄得台下觀眾哈哈大笑。北村導演真的是個滿風趣的人喔!
Hiya
(圖片來源:第30屆金穗獎部落格)
如 果要就男生當兵前的苦悶,其實以女生的立場來看可能不會有太強烈的感受。不過劇情的安排有很多的笑點,像是時時刻刻都在啃玉米的玉米男(圖片左邊第二 個)、把攝影師照片弄丟了只好自己借相機來亂拍結果還意外登上了雜誌等等等…..,所以即使女生看也不會覺得悶,很有趣的一部片子。
旅館裡的男人
(圖片來源:第30屆金穗獎部落格)
劇情看得懂,但是不知道導演想要表達什麼。觀眾QA的時候表妹問了導演一個問題,從導演的回答更加應證了:片裡的某個劇情只是為了鋪陳而舖陳,沒有想要表達什麼特殊意含。結果還真應驗了某部落格達人的話:看不懂這部片在幹麼,搞不清楚為什麼會入圍。
最佳紀錄類
細細腳步大路行
(圖片來源:第30屆金穗獎部落格)
紀錄台灣客籍人文紀實攝影師葉裁的故事。他年輕的時候是美國伊士曼公司的特約攝影,後來在巴黎看到一些台灣攝影師的本土影像紀錄作品,產生了要回台灣記錄這 些影像的念頭,於是毅然決然放棄了高薪的工作,回到台灣老家,維持20多年的堅持,不斷的用影像紀錄新竹客家人的生活、文化、風景。看完有種很深的感動。 但是也從這部影片瞭解到:在台灣要走這種屬於藝術的路子,有多麼的艱辛。
我們看的那一場結尾導演跟葉裁老師都有來現場,導演古少騏給我感覺是個很有活力的女生。
綠的海平線
(圖片來源:第30屆金穗獎部落格)
描述日據時代有很多的台灣少年被派去日本做飛機工的故事,這部紀錄片的考究做的相當的詳盡。從這部片也可以增加我們對於日據時代那些發生在我們這些市井小民身上的故事,比我們從媒體瞭解到的還要多很多很多。
最佳劇情影片
爸爸的手指頭
(圖片來源:第30屆金穗獎部落格)
意外的比想像中的有趣。這是一部很溫馨的片子,但是裡面一些橋段的安排讓原本溫馨的內容多了一些喜感。故事從爸爸少了一節的手指頭開始。導演的父母也有到現場,結果我跟表姊妹離場的時候一直在注意是不是真的少了一節(真的有少…但這也真的不是重點XD)
導演講到選角的時候,說那時候他到一個國小去找合適的小男主角,結果他經過教室的時後就有人在那裡叫:「有導演來了要選演員啦!」結果就很多小朋友跑出來跟在導演後面。不過後來選出來的卻是個很安靜的小男孩。
光之夏
(圖片來源:第30屆金穗獎部落格)
如同部落格達人所說的,這部片的光影掌握得非常漂亮。我不知道是不是跟他用黑白底片拍攝有關,但是整部片的畫面營造感覺滿好的。劇情的部分因為是講述導演的回憶,所以比較夢幻一點。
導 演說這個故事的小男孩演員是在捷運上遇到的,當時他們也在思考要選什麼角色,結果跟朋友在捷運上遇到這個小男孩一家子,說這小孩就像影片裡面那樣,有點呆 呆的、會陷入自己幻想世界的那個樣子。他上前去跟對方父母留下聯絡資訊,要開拍的時候才又聯絡,結果沒想到對方父母一口答應,媽媽還很高興,說這樣就可以 省下一筆暑期安親費用了XDD
合同殺人
(圖片來源:第30屆金穗獎部落格)
據部落格達人的描述,當他看到這部片的時候,馬上想到奪魂鋸裡面的醫生。基本上就是用一種很極端的方式來告訴觀眾「生命是很可貴的」,比起一般溫和的勸阻,我覺得關於自殺這個議題,用這樣的方式來傳達,給人的震撼是更大的。
最佳動畫類
十二點前
(圖片來源:第30屆金穗獎部落格)
這部片我覺得做的很粗糙。不管是畫面、運鏡都處理的很不好。所以我不太清楚為什麼這片會入圍。
衍生
算是滿意識流的片子,之前在youtube就有先看過這部片,當時就還滿喜歡這部片營造的氛圍。用畫面去描述一個人自我思考的歷程,雖然劇情很抽象,不過我還滿喜歡這部片營造出來的感覺。
木偶人3熱鬥
非常有趣的片子。
棋局
(圖片來源:第30屆金穗獎部落格)
透過棋子表現出一種身不由己、只能任人擺佈的感受。每個人心中的那隻幕後黑手可能都不相同,也許是來自社會、家人、朋友。
大頭仔的三塊厝
(圖片來源:第30屆金穗獎部落格)
很歡樂的一部片子,有濃濃鄉村氣息。不過顏色對比太強烈,看久眼睛會有點不舒服,不知道是不是螢幕對比沒調整好的關係。
遺忘的寶藏
(圖片來源:第30屆金穗獎部落格)
卡通歌舞劇,敢做這樣的東西其實還滿有勇氣的,因為不只要拍片,還要做音樂。音樂的部份還可以,但是唱的不太好聽。不過整體故事鋪陳的還不錯。
這部片有段插曲,就是結束的時候開放QA發問,結果有人把這部片扯上政治講了一大堆,唉。在某些場合呀,即使我知道這個正在講的人也許政治立場跟我一樣,我聽了還是會有種覺得很煩得感覺。台灣人會不會太熱衷政治啦?在某些場合下,就事論事,就藝術論藝術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