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噓...

Joyhsu的生活五四三,有關於吃喝玩樂,或是關於政治、社會現象的想法。自由工作者,不是什麼咖,只是愛寫字。對跟讀者互動沒興趣所以本網誌不開放留言。個人連絡信箱 buttom.hsu@gmail.com

Facebook 粉絲團與 Instagram 經營互動數差異比較

6 月 20, 2020 | 行銷碎碎念

很久沒有看IG,想說打開來看一下。然後多追蹤了幾個本來FB就有追蹤粉專的IG。

沒追蹤其他粉專IG之前,我的IG其實就是都是朋友們的生活小確幸。所以我一直都覺得IG就是小確幸,之前我一直認為IG沒有很適合經營議題。追蹤了其他粉專IG想說就順便看一下人家的數據,結果發現很意外但也很有趣的現象。

  1. 首先我注意到法律白話文。他們的IG經營得相當成功,比FB還好,除了追蹤人數大大高於FB粉專(IG是21.4萬,FB是13萬),貼文按讚數比例也大大高於FB粉專。一樣的圖FB最多800~900讚就算不錯,但IG隨便都至少3000讚起跳。他們IG追蹤人數高於FB粉專而且高過不少,這點讓我有點意外。
  2. 聞氫哥的IG追蹤者是FB大概55%左右(IG是28萬,FB是53萬)。但是同樣的圖文IG的讚數卻跟FB粉專相當或是略高。
  3. 怪奇事務所的IG也是追蹤數高於FB(IG是38.7萬,FB是32萬)。同樣的圖文IG的讚數大大高於FB粉專。例如他前面幾篇FB讚數大概1.2~1.5萬。IG同樣的內容卻是2.2~3.2萬。有一篇在FB讚數2.7萬,同篇在IG是4.1萬
  4. 故事的IG低於FB(IG是8萬,FB是25.5萬)。但他兩邊的發文方式不同,FB以連結分享為主。IG必然是要做圖。所以兩邊按讚數也是很懸殊,FB連結大概120~700讚,好的可以到1000讚。IG則是平均2000讚起跳,超過三四千的也不算少。
  5. 台權會IG低於FB(IG是6千多,FB是3.9萬)。跟故事的狀況很類似,兩邊發文方式FB以連結分享為主。IG必然是要做圖。FB2的讚數更可憐150讚以下是常態,超過200讚是很好。IG雖然也有不少150讚上下,但上下起伏幅度大,也有五六百讚,甚至破千的。

上述五個單位有個共同的狀況:IG的互動率都比FB來的高,如果把追蹤人數的因素加進去,單篇圖文的互動率IG比FB高到破表。

我猜有幾個原因造成這個狀況。上述幾個粉專我明明都有追蹤,FB投放給我看的機會卻很低,常常都是朋友有分享該篇我才同時看的到。

IG卻不一樣,我一追蹤馬上就出現在我牆上。我覺得對於真的想要追蹤這些內容的人來說,IG可能可以讓他們覺得「真的有追蹤到而且看的到」。FB則是「按讚好像按讚但根本還是看不到」

另外IG沒有FB所謂分享到我牆上這種功能,他的分享都是分享到外部,或是用私訊傳給誰誰誰。所以你在牆上會看到的一定是自己IG追蹤的人原生發出的內容。這樣反而讓自己有追蹤的IG在自己牆上曝光的機會大大的增加。

當然讚數是否等於有閱讀內容,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但這個東西原本就追蹤不到,所以我們只能用看的到的數據來作分析。單純用數字分析來說,IG還是可以拿來做議題倡議的,而且門檻低於YT,畢竟做影片成本還是相對高很多。

因為顛覆我原本的想法所以感到意外。嚴格來說也是因為我之前都沒有真的認真研究過IG所以抱持的某種刻板印象。

不過我後來還是把幾個粉專的IG取消追蹤了,因為IG牆的感覺變成不是小確幸我不太習慣XD

其他文章

阿沅傳了這些照片給我,我才想到,你是去年的9/27這天走的。 常常會想到你。看葬送的芙麗蓮,拉麵赤貓這些卡通的時候會想這些卡通你應該也會喜歡。...

喃喃自語
9 月 27, 2024

桃園東街日本料理1500元無菜單料理

因為先生說公司晚上吃春酒。我想說這樣晚餐我要自己去外面吃,又想說如果要吃大餐中午吃比較好,比較有時間慢慢消化,晚上就簡單吃。想來想去很想吃日本料理。就上網搜了一下找到東街日本料理。...

吃吃喝喝
3 月 10, 2023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