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雜感]關於讀書的碎碎念

這篇其實是農曆過年前寫的文章…
當時大概是覺得太過自言自語加上文章寫的虎頭蛇尾,所以沒有放上來
雖然現在看一看覺得自己沒什麼做到裡面講的(汗)
不過想一想還是放上來好了,
也許這樣比較可以督促自己要看書XD
————————————–
2008年,我比過去看了更多的翻譯小說。

2009年,我決定重新調整自己的書單。

繞了那麼一大圈,還是決定找那些自己很有興趣的書,看的更多更深。然後,把一些自己喜歡的散文跟家裏古典系列的書籍重新再看一遍。

但是我不會說,去年花時間看的那些書是浪費。誠如我一直都認為:「凡是都要真的做過,才知道那不適合自己。」

比起外國翻譯小說,我更喜歡看散文小品、更喜歡普科翻譯書、更喜歡有的沒的食物的科學的歷史、更喜歡台灣人寫的歷史小說、更喜歡那些真的有探討道人性衝突面的翻譯小說。我喜歡那些看了可以讓自己回味、讓生活變得更有趣、或是可以讓自己再多思考些什麼的書。

也許是因為翻譯小說大部分都是大部頭書,即使這個故事自己很喜歡,也不太可能一二再再而三的重新翻閱。從以前到現在,如果要問我在我所知道的故事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我會說是元曲的「東堂老」「竇娥冤」「趙氏孤兒」,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這些故事我看了不知道有幾次。我永遠記得上歷史課的時候,當老師介紹到這些元曲,而這些元曲故事對我來說是如此耳熟能詳的時候,心裡那種開心的感覺。

考試不會考,可是我知道這些故事給我的感動是什麼。因為他們夠短,所以我有那種能量可以一看再看,即使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再回去重新翻閱也還是覺得喜愛。

也許王鼎鈞所描述的那段童年與我的童年相差了很遙遠的時代,但是「碎琉璃」讓我看到了在那個大時代底下小人物的故事。

比照現在的散文跟小說,有時候會有一種感覺:「好像要生在艱苦的年代,寫出來的故事才比較容易觸動人心深處哪…」這大概是我個人的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