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蘭最新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內容很長兩個小時多,但如果可以,請慢慢把它聽完。
他的內容簡單來說了三大部分
- 心靈課程的來源與歷史
- 心靈課程的實際內容運作方式跟他牽涉到的心理學手法
- 上過心靈課程的人的心態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上過心靈課程的人?
底下有人留言說自己的家人就是這樣。然後很難把家人「拉」出來。
關於這一點,影片最後的部份也有很完整的說明。
但這裡我簡單的總結一下很難拉出來的原因:
這種心靈課程是用一連串重複「高壓否認->溫情鼓勵」外加「睡眠剝奪」的方式,先達成「讓你否認過去的自己」的目的。接著「讓你覺得自己蛻變成新的自己」。也就是經過這個課程,人會先「破掉」,然後(至少在課程結束後自我感覺)「復合」。
假設過去的自己是A。新的自己是B。
你要一個人去否認新的自己的B其實是有問題的,等於要他「再破掉一次」。等於要他否認「蛻變成新的自己」是錯的,是假的,是不對的。要再破掉一次,從B變回A,就要再自我否認一次。
但他前面已經經歷過一次了,而且大多數那個過程其實很痛苦(但有部分的人事後詮釋會說自己沒有被迫,就像影片中的展瑞跟董仔,這是因為人會為了要維持心理認知的一致性,而對自己的經歷有各種的自我詮釋,讓自己可以感覺比較好過)。因此會導致大部分的人會寧可讓自己維持在認同B的狀態。只有少部分的人真的能夠重新走出來(就像影片裡面提到的福爾思庭,這很不容易),但那個過程勢必也是很痛苦,因為等於自己被自己做了雙重否定。
所以我真心認為,這種不是專業心理諮商專業,大量透過人拉人販售的用精神控制PUA的心靈課程,危害跟毒品一樣。毒品是一種碰都不要碰的東西,這種心靈課程也是。不要鐵齒的覺得自己撐的過去,鐵齒的覺得自己可以去體驗不會受影響。
我看完影片去找了一下,錫蘭影片內說的心靈課程,正是ASK心動力推的課程。這裡我不放網址。只是讓大家知道錫蘭講的是哪一家身心靈課程。
我有比較的基準點的原因是多年前我有去上過正當專業心理諮商師開的課程,是很正派的內容。課程內容有什麼網頁寫的很清楚,上課時也完全沒有什麼「你不能對外面說這裡面的活動流程跟作法」的這些鬼東西,也完全沒有什麼要你去拉海星來上課這種事情。所以看錫蘭這隻說明影片,讓我覺得心靈課程很可怕的點是,他會用很多你乍聽之下覺得好像也是有點道理的話去說服你,他真的會使用很多心理學手法,但實際整個操作方式卻非常有毒。
例如影片中福爾思庭提到U字型座椅的安排,這個是「團體心理治療」的一種形式。但真正的「團體心理治療」,參考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網頁的解釋「由於在團體中可以平等地相處、真實傾訴、學習他人的成功之道,因此參加者會從中得到面對問題的力量,以及克服問題的藍圖。」,這個就是我去上正規心理師開的課程,就是像這樣,在傾訴的過程中,大家是平等的,老師跟學生也是平等的,老師的態度是引導的,過程中不會有任何的所謂「吼叫」「責罵」「強烈否定」的狀態出現。等於這些有毒的心靈課程,他們用了很多看起來跟心理治療手法一樣的「殼」,但裡面塞的完全是另外的東西。這部份我看完整個毛骨悚然。毛骨悚然的原因是,我並沒有把握如果我不小心被朋友拉去上這樣的課,我有辦法跳開。
然後從錫蘭的影片中你可以看到,很多去上課的人,不一定是什麼生活失意的人,因為這種課程要價不斐。很多去上課的反而都是小創業家,小企業主,裡面有一個中國臥底者李亞玲分享他經驗的,從他的口說也可以知道同學也有很多都是企業主。
這種心靈課程利用的心態就是:透過朋友拉 -> 雖然怪怪的已經花了錢又花不少那上完吧 -> 既然上完了那代表我認同課程內容(心理學上的自我說服)-> 真心想拉更多人去上課(進一步說服自己認同這個課程)。
但他的危害是他整個課程的操作實際上反而會讓原本健康的人變成有心理創傷或產生心理疾病。以及如果你本來就有一些心理創傷或心理疾病,很有可能因此變得更嚴重。我看到那段說要大家在團體分享自己的創傷,有人提到被性侵的經驗,然後反被導師說你自己要負責。因為有認識的人真的曾經有被性侵的經驗,看到這段我心裡非常非常的難過。處理性侵的心理諮商是需要非常小心的。甚至不是所有心理諮商師都有能力處理這樣的案子。結果這種有毒的心靈成長課程就這樣無知的直接進行二度傷害。我真心感到憤怒。
另外我想提醒的是不要輕忽小看群眾壓力下對個人行為的影響。我們很多時候其實並不像我們自以為的對某些壓力有那麼大的抵抗能力。我們很多時候可能會想:如果是我就怎樣。但實際上自己去面對的時候真的不一定做的到。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覺得這種心靈課程危害跟毒品一樣,是一種連碰都不要碰的東西。因為他會造成的傷害遠比想像的嚴重。
就像錫蘭最後強調的
這個議題重要的不是某些人上完課後的最終體驗是什麼,這個議題重要的是討論這種基於非知情同意的課程是否是道德的。
這個議題重要的是大眾開始討論,司法機關開始審視,這種使用不同心理工具,但導師卻沒有心理師執照的課程,是否是合法的
你可以自認這個體驗是好的,這隨便你。但這不代表這個課程是道德的。
你在這課程裡面的感受可以是真的,但這不代表這個課程是道德的。
那個在課程裡面對陌生人敞開心扉的你可以是可敬的,但這不代表這個課程是道德的。
你在課程裡面痛哭流涕感覺自己淨化了感覺自己蛻變了,
這些體驗你都可以認為是真的。但這還是不代表這課程是道德的。
因為就因為你感覺良好,不代表這課程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因為這課程能夠進行下去,依賴的最大就是『非知情同意』,這點就是不道德的。這就是需要被揭發跟審視的。
另外,我覺得錫蘭針對「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上過心靈課程的人?」提出的這段話,我覺得也很值得大家去想想。這裡直接擷取出來,內含他們對「這群人」裡展瑞跟董仔的質疑。
意識到自己被利用,並對自己承認自己某程度被誤導,本來就需要極大的勇氣。而外界的恥笑心態,讓這種事情更是難上加難。當醒來的代價如之高,當醒來意味著你會被 victim blame 和恥笑,那你又有什麼理由需要醒過來呢?
有多少人看影片看到現在,會一直感覺這些被這個課程騙的人,都是「蠢貨」,然後他們很可悲。我得承認,我做這期影片這麼久,我有時候也會難免這麼想,尤其是當我看到一些有巨大公眾聲量的人,他們不僅不保持沉默,反而接二連三趕著製作不同的影片,口口聲聲說自己是要「透明」,但課程裡面到底確切發生什麼,卻什麼都講不出來。甚至一些人還能說出這種蠢話(放展瑞跟董仔的影片)。我在發佈這期影片之前,還試著直接在Threads上面對這群人質問,但到影片發佈之前,我都沒有收到任何回應。所以很抱歉,我試著深挖我的內心,但我找不出任何的同理心來給這群人更多的台階下。
但普羅大眾不是公眾人物,他們沒有利用自己的聲量來去影響本來信任他們的觀眾。他們根本就沒有觀眾。他們有的只有自己被拉去上課的體驗。以及也許在看完這個影片之後的迷失感。同理心在這個情況下重要不是因為所有人都應該無條件的成為「聖母」,同理心在這個情況下重要是因為如果我們不能先開闊我們自己的心胸,那我們就會看不到我們真的需要檢討的東西。也就是這個課程。
在另一方面,同理心也並不馬上代表你在憐憫弱者,憐憫「蠢貨」,同理心做的事情是邀請你暫停,想一想,如果你被你信任的好朋友告知,一個課程改變了他的人生,如果你看到一個課程有你喜歡的網紅參加,如果你被你的老闆告知要求去參加一個課程,那麼你真的會這麼容易的去說不嗎?而且你有多確定,如果你進去了,你就能看透一切手法?
這影片的研究花了我四個月。這些LGAT的歷史,內部的整理,手法的敘述,就花了這個影片兩個小時的片時。而在我這影片之前,在中文圈,這方面的詳細資源整合是少之又少,所以指望所有人都能看透這些事情,是很不現實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這個議題上,別怪罪那些參與者,而是試著給別人科普很重要。因為大多數人是有理智思考能力的,他們並不是所謂的「蠢貨」,他們缺少的僅僅是必要的信息而已。而這些必要的信息之所以不流通,就是因為這些課程從頭到尾告訴這些學員「不要說裡面發生什麼」導致的。如果那些課程參與者在上課前有看過我這一期影片,那你覺得他們還會去上課嗎?我真的認為大多數人根本就不會。
看完影片的其他瑣碎心得整理
我有再去看尼克Ashly訪展瑞的影片。我心裡其實有點難過。「這群人」在還不是百萬網紅的時候,我就有關注過他們,我覺得他們拍的影片很有趣,後續發展還發了自己的歌曲EP,很多首我都覺得很好聽,MV也拍的很有創意。後期我注意力在別的地方,就沒有繼續關注,但對他們整體印象是不錯的。
我對每個人想要去上什麼課,沒有任何的意見,就像錫蘭的看法「你可以自認這個體驗是好的,這隨便你。但這不代表這個課程是道德的。你在這課程裡面的感受可以是真的,但這不代表這個課程是道德的。」就像我也正好是一個曾經對心理學很有興趣的人,也因此接觸過很多心理學的書,也去上過一些課程。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什麼叫做課程有好有壞,每個人對課程的體驗都會有差異。
但展瑞的問題在於,他除了沒有意識到課程本身的操作有問題,又正巧他自己本身屬於有一定聲量的Youtuber,結果去做課程的推廣,至少以錫蘭的貼文可以知道展瑞有去當助教,他自己在尼克的影片裡面也承認有無償當助教,也因此要公司的人都去上課,福爾思庭跟愛麗莎莎聽起來也都是因為他們的影響所以才去上課。這本身其實只是又一次印證「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是由善意舖成」。
我一個朋友曾經有一段時間長期去做心理諮商,他知道我對心理學有涉略,所以也都會跟我分享他的一些心得。我想要說的是,一對一的諮詢也好,團體諮商也好,心理諮商師其實需要懂很多的諮商倫理,這種有毒心靈課程裡面那種用威權建立,然後透過吼叫,傷自尊等等PUA模式的上課方式,本身就已經非常有問題了。正統的心理諮商是不能這樣做的。錫蘭影片揭露說他們在團體中要大家分享創傷,裡面所謂講師的的應對方式,都非常有問題,完全是違背諮商倫理的。所以董仔說「這跟一對一諮詢很像,只是選擇。」這個的說法,我必須要說,這真的是對心理諮商非常大的誤解。
老實說,真的不能求這些已經陷入(或自認為轉變)的人跳出。只能求更多的人可以好好的看完錫蘭的影片,幫忙做科普,減少以後受害的人。
另外講講影片中提到的躁鬱症,我大概高中到大學的那段時間,對神經心理學很有興趣,所以常看相關的書。當時我有發現自己有輕微躁鬱症的狀況,我沒有去看過心理諮商師或精神科醫生,但書上的描述跟我當時的體驗很像。所以影片裡面講到躁症的時候,你會很有活力,很想做很多事情,創意大爆發。這種情緒可能維持幾天到幾週。我完全可以理解那個是什麼樣的感覺,然後隨之而來的鬱症,也會維持幾天到幾週,鬱症嚴重的時候,會只想躺在床上,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嚴重的時候真的會有覺得自己很沒用想輕生的念頭。但當時我意識到自己可能是這個情況的時候,我會對自己說「這個狀態會過去,只是需要時間,不用往自責的方向去想」。但我的症狀算是相對很輕微的,躁症的時候所以沒有什麼亂暴買東西這類的行為。開始工作以後,就慢慢沒有這些狀況。因為這個經歷,我很清楚自己「莫名有活力」跟「特別抑鬱」是一個什麼狀態。所以也會對這樣的情緒狀態比較有自我警覺。
換一個觀點重新看待自己看待周遭,這件事本身沒有問題。但他需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他應該要是在一個平和的狀態下,透過討論,透過個人自願的反省去達成。但透過精神控制睡眠剝奪PUA的方式讓你自責而自省,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其他資料補充
錫蘭影片裡面有他完整的資料補充,可以查看他提供的這個網址:《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相關資源
裡面有兩段影片都是YT影片,我就直接貼在下面,很值得觀看,長度也比較短。
錫蘭的影片燒了幾天,最近有更多人出來分享相關資訊,2/13再臉書看到這篇,正好是錫蘭引用的中國臥底者李亞玲提供的資訊,已經把內容文字化了,我這裡就也一起分享。
另外在 Threads 上也有人分享他參加過心靈課程的身心浩劫,第一視角的分享,很感謝他願意寫出來,過程真的很痛苦。建議點進去,她有把整個內容貼在這篇的留言底下。
在 Threads 查看
三階段心靈課程只是一種選擇?
另外錫蘭影片裡面擷取到展瑞董仔當時的「說明」影片。董仔說「這跟一對一諮詢很像,只是選擇。」展瑞說「就像健身,你要用什麼方式健身」。我可以理解不是所有心靈課程都有問題,所以以下說明皆針對三階段心靈課程。
我覺得這兩個人不用去期待他們「醒」,但他們把三階段心靈課程講的只是一種選擇,他們這種比喻,在我看來真的是懶覺比雞腿。這就像是把一個有小綠人認證的健康食品,跟一個不知道從哪裡來且成分標示不清楚的所謂健康食品,拿出來混淆視聽說這只是選擇不同。
三階段心靈課程就是那個來路不明且成分標示不清楚的所謂健康食品。你可能因為安慰劑效應所以自認吃了有用,但更多人因此而傷身。
我這裡寫「所謂健康食品」已經算客氣。真的要說,三階段心靈課程更像包裝成健康食品的毒品。
既然董仔要拿來跟一對一諮商比,我就拿真正心理諮商的情境來比較。根據我自己去聽過的團課,朋友去心理諮詢過分享的經驗,統整幾個簡單判斷一個課到底能不能去聽的依據:
還沒去參加前,打聽活動流程跟作法:
1.網頁上有沒有明確的寫出流程,還是用一堆高大尚的說法,但實際看完,還是不知道整個活動要怎麼進行,也看不出任何活動流程,只叫你趕快來報名。
2.推薦課程的人,是否能很具體的跟你說出他們的活動流程跟作法?例如當他們說你就自己來體驗,直接問那你們體驗的過程做了哪些活動,活動實作細節是什麼?對方敢不敢講?如果他們只能用「這裡面有很隱私的東西不方便說,你就來自己體驗」來蒙混。就要小心。
若因為人情不得不參加,參加過程請注意:
1.活動內是否有刻意讓講師助教建立一種「只有老師說的是對的,你如果不服從是你的問題」的權威?如果有,要堤防。正常的心理諮商課程強調的是師生的平等交流,他們關係是平等而非上下。
2.活動氛圍是否有刻意製造高壓環境?例如同學間不能互相討論,上課時間很長,不準上廁所,不遵守他們的規定就罵到你遵守。參加活動期間晚上睡眠時間被強烈壓縮造成睡眠剝奪。這些都是在刻意營造一個讓你精神高壓以致於難以思考的狀態。正常的心理諮商課程反而會盡量去營造一個安全且舒服的環境。
3.活動內強調單一價值:例如講師不斷說「你這個就是不負責任」,然後整個活動都用這些貫串去指責,讓你感到精神痛苦不舒服。正常的心理諮商是透過開放問題,引導學員自己去思考,所以過程不應對學員鐵口直斷說「你就是怎樣怎樣怎樣」這種「直接評價式的意見」。
這些過程我要強調一件事情,就是這個判斷準則不只是針對有問題的心靈課程。若你參加看似正當的心理諮商課程 / 心理諮商師,但過程也有遇到類似的狀況,請無論如何趕快果斷離開。因為會做壞事的人,是不分有沒有證照的。不是有證照就不會做壞事。相反的,當壞人是有證照的時候,他們做壞事的方法會「更細緻」。
說參加課程有學到東西難到錯了嗎?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確實是從挫折創傷中學習。所以我完全理解,就算是一個糟糕的課程方式,一段糟糕的經驗,一定也會有人說「我有從中學到東西」,這種認知本身對當事來說也是事實。所以,我完全不會去否認「我有從中學到東西」這個事情。
但是,創傷就是創傷,不會因為你有學到東西,創傷就不是創傷了。有受傷就是有受傷,有挫折就是有挫折,不會因為你有學到東西,挫折就消失了。這才是為什麼錫蘭最後強調「這個議題重要的不是某些人上完課後的最終體驗是什麼,這個議題重要的是討論這種基於非知情同意的課程是否是道德的。」
因為每個人的最終體驗對當事者來說都是真的,旁人真的也不需要用這是假的去跟他爭辯,因為那也不重要。真正的問題還是出在課程本身的作法是否道德。我在否定的反對的質疑的,不是你的個人經驗,而是課程本身的操作方式。
更不要說現在已經很多人出來分享,三階段心靈課程已經讓很多人上完課後重度憂鬱或跑去自殺的。他們的操作手法絕對是很有問題的。
關於正常心理諮商內容的一些補充
因為我以前去聽過的團體課,有提供一對一的諮商,可以跟有心理師執照的老師諮商個人生活上的事情。以及綜合做過一對一諮商朋友分享的心得。簡單來說,正當有執照的心理師「不會給你任何的直接的指導或方向」。他們只會透過各種提問,讓你「自己去思考自己沒有思考到的可能性」,透過「提問->自我思考」的循環,進而「讓你自己找出可能的方向」,他不會有所謂鐵口直斷說「你就是怎樣怎樣怎樣」這種「直接評價式的意見」。這個原則,不管是在團體課,還是一對一的諮商,他們都會很嚴格的照著這個原則去做。但也因為需要這個過程,從反思,找到可能的解方,如果自己面對的問題剛好比較複雜的時候,有時候需要諮詢非常多次才能有進展。但也因為這樣,確實就會如同福爾思庭所說,你可能會有「速度好慢,這真的能解決我的問題嗎?」的感覺以致於想要求助別的方法。
但是如果是這種很有毒的心靈課程,或是邪教。他們就特別喜歡強調「導師」是一個明燈。「凡是聽導師的就對了」。但是在那個情境下,因為「導師」的威嚴已經被確立,也被學生認可,學生在那種團體情境下,很容易就盡信。
我真的強烈建議,如果已經是財力能夠去上這種來路不明的心靈課程的人,一樣的錢你們拿去做正統的心理諮商,幫助真的會更大。但這也像福爾思庭說的,如果你在諮商過程裡面覺得這個諮商師跟自己不太合,那就換一個。看心理諮商其實跟看醫生一樣,有醫生緣的問題,所以不適合,就趕快換掉,總會換到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