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噓...

Joyhsu的生活五四三,有關於吃喝玩樂,或是關於政治、社會現象的想法。自由工作者,不是什麼咖,只是愛寫字。對跟讀者互動沒興趣所以本網誌不開放留言。個人連絡信箱 buttom.hsu@gmail.com

從 google 趨勢看政治人物聲量 vs 從臉書統計看政治人物聲量

9 月 29, 2020 | 政治思維, 行銷碎碎念

今天在網路看到這篇

覺得蠻有意思的。「聲量看政治」的統計數據資料來源是FB。所以他反應的政治聲量比較算是從「特定人物字詞,在FB上有多少po文、留言、分享、讚」來做統計。留言,評論,分享也都算發文一種,因為本質是「發文」,也就是說他反應的是FB內容產出的統計。

我覺得這統計很棒。因為可以拿來跟google趨勢的搜尋結果參照一件事情:內容創造與帶動主動搜尋量之間是否有關係。所以我這篇就以他這篇的日期區間(1/12~9/27)與政治人物為基礎,到google趨勢撈資料看能觀察到什麼。

柯文哲 vs 韓國瑜

由於google趨勢是相對數據,一次最多比五個字。且如果有數據偏離太多的時候,數據少的會被壓扁。所以先來看「聲量看政治」政治人物聲量最高的兩位

  1. 1/12是剛選完所以有一次高峰
  2. 6/6罷免投票,8月正式卸任高雄市長,韓國瑜有兩次明顯的井噴式高峰

所以韓國瑜這段聲量高,有很大部分應該是因為霸韓。

兩個人相對搜尋熱度數總計如下
柯文哲:254
韓國瑜:768

但是如果留著韓國瑜的線,其他人都不用看了。所以我把韓國瑜拿掉。然後照著「聲量看政治」的排名依次跟後面3個人做比較

柯文哲 vs 朱立倫 vs 江啟臣 vs 鄭文燦

  1. 整體來說柯文哲比其他三個人的搜尋量明顯要來得多
  2. 朱立倫的搜尋量是四個人裡面最低的
  3. 江啟臣的搜尋量高峰是3/7,因為當選國民黨主席,前面1/25有一波量是當時宣布要選國民黨主席。3~4月很鬧的數位諸葛選拔雖然我在同溫層FB看大家轉傳得很high,但顯然沒反應在搜尋量的變化上。反而6/8傳坐鎮高雄反霸韓跟罷韓投票後有一小波搜尋量。7/23的搜尋量則是因為李眉蓁涉論文抄襲時的發言。
  4. 鄭文燦搜尋量相對高點有三個,當天對應的新聞:2/25,鄭文燦取消龍德宮接駕。5/31前一天母親過世。7/4母喪告別式
  5. 朱立倫搜尋量相對高點有三個,當天對應的新聞:1/12總統選舉剛結束。6/6~6/11當時是罷韓前後。6/18發布「朱立倫倡議」網站,倡議打造藍軍大智庫

在「聲量看政治」中朱立倫的排名是第三。但很顯然他在臉書的「量」只存在於臉書,完全沒有反映在搜尋量上。而鄭文燦的搜尋熱點就我個人同溫層觀察,取消龍德宮接駕當時有一波新聞討論,是有一些討論熱度但我個人覺得熱度普通。但這件事卻有反映在搜尋行為上。然後他母親過世的事情我是整理這篇才發現有這個新聞。從這可以隱約感覺出臉書上同溫層會熱議的主題,跟會反映在搜尋行為的新聞間主題上的差異。

四個人相對搜尋熱度數總計如下
柯文哲:3092
朱立倫:458
江啟臣:941
鄭文燦:594

柯文哲 vs 郭台銘 vs 蘇貞昌 vs 林佳龍

郭台銘搜尋量相對高點有三個,當天對應的新聞:1/12總統選舉剛結束。1/22鴻海尾牙。5/26周刊爆郭台銘捐款台大癌醫跳票。然後其他人的新聞點我懶得查了XD

四個人相對搜尋熱度數總計如下
柯文哲:4485
郭台銘:1928
蘇貞昌:1845
林佳龍:872

郭台銘略高於蘇貞昌。蘇貞昌則是林佳龍2倍以上。這部分跟「聲量看政治」中三個人的數據分佈也是有差異的。

柯文哲 vs 賴清德 vs 馬英九 vs 侯友宜

比較有意思的是,馬英九的網路搜尋量是上述國民黨人中最高的。而且也是最會創造搜尋話題的。

四個人相對搜尋熱度數總計如下
柯文哲:4485
賴清德:1504
馬英九:2979
侯友宜:1291

綜合搜尋熱度總計比較

上述所有人的搜尋熱度,以柯文哲的4485做基準以等比例調整後。大家數值與圖表如下。跟「聲量看政治」的排序做個對照,大家可以比較一下「社群媒體聲量」跟「使用者搜尋熱度」的差異。

「聲量看政治」圖表

「使用者搜尋熱度」圖表

柯文哲:4485
韓國瑜:13561
朱立倫:664
江啟臣:1365
鄭文燦:862
郭台銘:1928
蘇貞昌:1845
林佳龍:872
賴清德:1504
馬英九:2979
侯友宜:1291

在臉書上馬英九排名很後面。但在搜尋他排第三。反而是朱立倫在臉書統計上排名第三,搜尋熱度吊車尾。然後綠營的政治人物排名也與臉書有所差異。

另外從前面搜尋凸起點可以發現,一般使用者的搜尋行為還是很受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影響。電視報比較多,或是電子媒體有些比較聳動的新聞,通常都會帶動關鍵字搜尋量。

這裡要提一件事。就是不管是從FB看聲量,還是從google趨勢看聲量。都要先有個前提認知:這些數量都無法反應「沒有出聲只是看」的人的感受,而這有時候其實才是關鍵。所以大家看網路大數據分析很精彩的時候,請不要忘記沈默螺旋與倖存者偏誤的效應。

其他文章

阿沅傳了這些照片給我,我才想到,你是去年的9/27這天走的。 常常會想到你。看葬送的芙麗蓮,拉麵赤貓這些卡通的時候會想這些卡通你應該也會喜歡。...

喃喃自語
9 月 27, 2024

桃園東街日本料理1500元無菜單料理

因為先生說公司晚上吃春酒。我想說這樣晚餐我要自己去外面吃,又想說如果要吃大餐中午吃比較好,比較有時間慢慢消化,晚上就簡單吃。想來想去很想吃日本料理。就上網搜了一下找到東街日本料理。...

吃吃喝喝
3 月 10, 2023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