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前一篇朋友留言說可以做陳時中,覺得是好點子。然後我想到唐鳳前陣子網路上也很紅。我自己跟朋友作國會監督,朋友做很多吳斯懷的影片。所以想說那就拿這四個人的搜尋趨勢跟數字來看看。
要找每日搜尋資料先從google趨勢來看看。以下圖表點擊圖片可看大圖。
一年每週搜尋熱度趨勢 2019/3/24~2020/3/21
因為時間拉比較長,所以google趨勢上每一個點的數字是一週的搜尋量熱度。
- 選後蔡英文搜尋量就下降到低點,這很正常,畢竟選完了。平常大家沒事不會一直搜總統。
- 陳時中2/1以前沒人知道,2/2~2/8搜尋到達高點。應該是從那時候開始常態開記者會。
- 唐鳳1/19~1/25開始出現搜尋量,3/1~3/7搜尋量開始拉高。1月底發生什麼事情我現在不太知道。但3月主要應該是口罩2.0,還有日本電視台報導唐鳳等等,有媒體報導以後就拉高搜尋量。
- 吳斯懷列入國民黨不分區名單,選舉時吳斯懷被民進黨多位立委拿出來提及,網路也一片撻伐。所以那時候有搜尋熱度。
90天每日搜尋熱度趨勢 2019/12/22~2020/3/19
這張只是保留一下資料。但因為90天的資料是以每日作為計算。所以可以看到陳時中搜尋量會隨著記者會提供的資訊上下起伏。然後吳斯懷搜尋熱度高的時間也是在1月選完那段時間。
30天每日搜尋熱度趨勢 2020/1/22~2020/3/22
這張跟90天差異不大,不過因為沒有蔡英文當選那一天的資料了,所以可以更清楚看到選後搜尋熱度的差異。很明顯可以看到幾個趨勢:
- 陳時中從 2/4 開始每天的搜尋量都比蔡英文多。
- 唐鳳從3/1開始搜尋量持續上升,也比蔡英文多。
- 吳斯懷選後搜尋熱度下降,後來因為書面質詢提到『批總統蔡英文對外媒表示「中國若武力進犯台灣,台灣對戰爭也有所準備」是在挑釁中國政府』,2/20被罵很慘所以有個突起的搜尋熱點。
然後使用 https://keywordtool.io/ 撈搜尋數據,計算關連關鍵字跟姓名比。那個我懶得把報表整理線上版惹,相信的就相信不相信的就算惹XD
姓名搜尋量(2019/3~2020/2,每月總計)
- 去年是選舉期間,蔡英文搜尋量最高,不意外。但選完的2月掉下來,雖然跟其他人比還是高但落差就沒那麼大了。
- 陳時中從2月起搜尋量大增。符合前面搜尋趨勢所顯示。
姓名關連字搜尋量(2019/3~2020/2,每月總計)
- 去年是選舉期間,蔡英文搜尋量最高,不意外。選完2月也是掉下來,趨勢跟姓名搜尋量一致。
- 姓名關連字搜尋量高低分別是 陳時中>蔡英文>唐鳳>吳斯懷 。此排序與搜尋量也是一致的。
複合字搜尋總和 / 單獨名字 占比(2019/3~2020/2,每月總計)
- 蔡英文的複合字搜尋總和 / 單獨名字 占比明顯還是以其他人高很多。即使2月也是。
- 陳時中的搜尋量雖然在二月大幅攀升,但複合字搜尋總和 / 單獨名字 占比變化卻不大,最高18.75%。大多數都在9~13%之間。
- 唐鳳複合字搜尋占比最高14.79%。大多數在6.9~11%之間。目前沒有三月的資料,後面可以觀察三月的變化。
- 吳斯懷複合字搜尋占比最高9.59%。大多數在2.2~9%之間。
小結
- 總統層級的政治人物,在非選舉時間複合字搜尋總和 / 單獨名字 占比 還是可以到 20%以上(以 https://keywordtool.io/ 撈搜尋數據為準)
- 一般政治名人的 複合字搜尋總和 / 單獨名字 占比,在有名跟沒名時差異沒有那麼大。即使當月搜尋量大增,占比雖然可能隨之提升,但變化程度還是維持穩定,不會像總統的變化那麼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