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觀察part5:「公投」使用者搜尋行為差異分析
這篇內容是跟上一篇做呼應。但這篇或著重在搜尋行為分析上。加上我突然想到因為工作的緣故,我其實可以從 google ads 拿得到實際的每月搜尋量。所以本文最後會附上2017/11~2018/10 從 google ads 撈出來的關鍵字每月搜尋量數據,有興趣的就自己看看吧。...
這篇內容是跟上一篇做呼應。但這篇或著重在搜尋行為分析上。加上我突然想到因為工作的緣故,我其實可以從 google ads 拿得到實際的每月搜尋量。所以本文最後會附上2017/11~2018/10 從 google ads 撈出來的關鍵字每月搜尋量數據,有興趣的就自己看看吧。...
這是在寫part1的時候意外的發現。當時是為了拿來跟韓國瑜做比較,結果意外發現公投搜尋量的異常增加。 所以決定進一步交叉比對。因為4月苗博雅發起了婚姻平權公投,所以從4月開始看相關關鍵字的搜尋趨勢。 可以看出「公投」從10/14起,就有倍數的大躍進。4/14的高點是因為當時苗博雅發起婚姻平權公投,要反制愛家公投,所以當時公投有個熱搜點。8/27的高點是因為那時候要拼公投綁大選,希望大家8/30前可以寄回第二階段公投連署。這天連「婚姻」的搜尋熱度也到差不多的高度。這兩個高點都是相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