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長照交通平台使用心得:形同虛設的平台
這是一篇抱怨文,流水帳記錄一下。 一開始是有一天家裡長輩就醫,已經有安排長照陪病員,但那次長照計程車預約失敗(車行通知說車排不出來)。這個時候的預約我們都還是透過line跟被分配到的車行(只有一間「北台灣無障礙運輸產業工會」)窗口聯繫,然後窗口安排好車跟我們通知,我們一般都約一週前預約,但那次沒有排到車。所以長輩自行叫計程車去醫院。...
這是一篇抱怨文,流水帳記錄一下。 一開始是有一天家裡長輩就醫,已經有安排長照陪病員,但那次長照計程車預約失敗(車行通知說車排不出來)。這個時候的預約我們都還是透過line跟被分配到的車行(只有一間「北台灣無障礙運輸產業工會」)窗口聯繫,然後窗口安排好車跟我們通知,我們一般都約一週前預約,但那次沒有排到車。所以長輩自行叫計程車去醫院。...
王浩宇罷免案投票數可以看出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議員是多位當選。所以他當初拿到16292票就可以當選,同選區第一名魯明哲也不過得到23056票。但要把他罷免,是要中壢選舉人25%,也就是81940票。代表議員是選上比較容易(得到的票數少),罷免比較難(需要同意罷免票多)。 然後我們看一下數字(以下數字參考wiki整理) 同意罷免成功門檻:81940票同意罷免王浩宇票數:84582票2018年投國民黨籍議員候選人,包括未當選者的總票數:81300票 這三個數字代表什麼意思?...
到目前為止最大的事件還是武漢肺炎。在這個時間點正好可以把在台灣當下的熱門事件搜尋,跟選前韓國瑜的數據做個比較,找出台灣政治人物搜尋熱度的某種「正常基準值」。 衛生紙之亂 vs 韓國瑜誰比較熱門? 先用這五個字來看:蔡英文、韓國瑜、確診、酒精、衛生紙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幾件事 兩次的衛生紙之亂都反映在搜尋熱度上,一次2月初,一次3月中。 1月的時候確診數相對還比較少的時候,大家更關心買不買的到酒精。...
今天朋友丟了一篇臉書文,內容是用google趨勢找台灣這七天搜尋台灣跟譚得賽(兩者都是英文)的比較。問我有什麼看法。 我覺得他的比較蠻有趣的,但是我對他選的標的比較有疑問一點。是他選的字詞是 Taiwan 跟 Tedros。 因為Taiwan這個詞可以包含的範圍很廣,不只是這次肺炎的事,而Tedros只是單一人名,所以文中寫說「全球各大國家對台灣的搜尋量,比對譚先生的搜尋量還大。」,這其實是必然的。這不用看這七天的資料。在之前就是如此。 當然譚得賽先生的發言有帶動 Taiwan 這個字詞的搜尋更上層樓,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武漢肺炎後,改變了很多我們的生活習慣。例如這段時間大家減少外出,顯而易見造成旅遊業的重大衝擊。我也觀察到身邊很多人開始自己煮吃的,就在想,那像這些生活的改變,是否可以從google趨勢中看到一些端倪呢? 所以挑了這些詞組的五年搜尋熱度資料來做比較。分別是:旅遊、機票、旅館、電鍋、烤箱、微波爐、冰箱、電腦、網路、foodpanda、ubereat、泡麵、罐頭、額溫槍、耳溫槍、計程車、腳踏車,以及「確診」 以下只針對個別字的搜尋熱度作自我的搜尋趨勢比較。不同字的搜尋熱度點數不等於搜尋量所以不能直接跨字互相比較喔。...
聽說這個劇的評價在戲劇圈普普。可是好像在我的社運同溫層內評價還行。我自己是蠻喜歡他整個戲劇節奏,不會太拖但也不會快到搞不清楚狀況。還有運鏡的方式比較接近電影的感覺。 但不可否認他在描述李郝政權(劇中的黎清波與處長青)的政爭內鬥的部分,大多只有點到為止。正如有的人留言說他覺得看wiki還比較精彩。這留言雖然有點殘忍卻也是事實。...
從google趨勢看,韓國瑜搜尋熱終於在二月之後恢復到正常狀態惹。 在去年12月我寫過一篇「政治人物關鍵字搜尋量分析:柯文哲的搜尋量比韓國瑜更奇怪?」...
之前有做過總統候選人人名關鍵字搜尋量的分析(見:資訊戰真的存在嗎?從韓國瑜的搜尋量看資訊戰),這幾天我就在想,一般在做政治人名搜尋的時候,如果他今天真的是想針對這個人某個項目找資料,就有很大的可能會做複合關鍵字搜尋。例如搜「韓國瑜 行程」「蔡英文 民調」這類的關鍵字,所以我就在想,今天要操作關鍵字搜尋量,政治人名當然是最大宗,但也許不會刻意去操作這種很瑣碎的複合關鍵字。那我是否能從這種關鍵字的搜尋量去反推比較合理的搜尋量可能是什麼? 所以這篇文章的分析,有幾個假設是:...
選舉又要到了,去年這個時候寫了韓國瑜。今年韓國瑜出來選總統,就再來寫寫韓國瑜。 台灣政治人物搜尋次數量級的上限。我覺得應該可以拿總統作為一個標準因為總統是全國性的,屬於大家都會知道的人。現在的總統是蔡英文。所以拿蔡英文作為一個比較基準。 近七天搜尋熱度趨勢分析 最近因為有短暫熱點「王立強」共諜案,先來看看過去七天的搜尋熱度趨勢分析。這個圖表的搜尋時間是2019年11月26日中午12:00。 (點我看大圖) 韓國瑜最高,還是在一個很詭異的搜尋熱度 蔡英文其次...
從三分鐘開始看,年輕人很棒,裡面提到台灣媒體幾乎不報國際新聞的事。 最近做青平台認識中國的專案,陸續整理活動內容,把分享者跟諮詢顧問的內容回應一篇一篇整理起來,準備要放在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