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與 Facebook 使用族群觀察

看YT數據發現一個很有趣的趨勢,簡單寫起來分享一下。不過因為是人家營業的東西就不方便放圖啦。

手上有兩個代操頻道,人數一個兩萬多一個三萬多,兩個內容調性差異頗大,但都有一樣的趨勢。就是從2019年開始。Youtube 使用者45~54,55~64,65歲以上三個年齡族群。有大量的增加。

我本來在想是不是年齡位移。但因為增加的幅度跟2018比很大,而且三萬多人的頻道在這三個年齡比例增長都是過去的2倍。兩萬多的頻道在65歲以上甚至增長到將近3倍。兩個頻道在這三個年齡層增加的比例差異有點大,所以這個就無法單純用位移來解釋。

然後我用這兩個 Youtube 頻道對應的 Facebook 粉專看年齡分布。FB 的年齡分布主要一直都在18~24,25~35,35~44為最大宗。45以上就會驟降。以前看一直都是如此,現在看也還是一樣沒有特別的變化。

這代表什麼意思呢?

  1. 對45歲以上來說,YT進入門檻比FB低
  2. 如果你的受眾是銀髮,要做YT不是FB,如果你的受眾是銀髮族的小孩。那還是FB。
  3. YT的使用者年齡分布比FB來的平均

或許可以這樣解釋:比較喜歡在社群平台主動分享的年齡還是以18~44為主。如果不是喜歡主動分享的就不會想用。但YT只是看影片,比較像電視,不分享也無所謂,所以使用年齡分布會比較廣。

那為什麼是2019年突然倍數成長?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小孩帶父母用手機看影片的「教育」到一個程度了,當用手機看影片的人變多,也會帶動整個族群(朋友跟朋友說)的使用行為改變,所以2019大爆發。

使用 Youtube 盈利,需注意的 google adsense 帳戶問題

大概是這半年,因為經手過三個 Youtube 頻道(以下簡稱 YT )的營利設定,其中一個順利拿到費用,但另外兩個遇到一些狀況,我原本以為中間有兩個有問題被我搞壞了。後來有去google adsense英文論壇問過,最近交叉比對,確認之前的盈利是拿不回來了,在這裡一起整理起來做個紀錄。

YT 營利剛打開的時候,由於他一定要連結一個 adsense id,YT 盈利才會開始累積,所以系統會自動給一個編號,也就是 adsense id。但是這個 adsense id 是獨立的,還不屬於任何一個adsense account,必須要用 gmail 去開通一個 adsense account,讓他跟這個 adsense id 正式綁定。當 adsense id 正式跟 adsense account 連結的那一刻起,YT盈利的數字才真正的「貨幣化」,也就是變成可以拿到的錢。

而他的規則是綁定的那刻起,當月的費用才開始「貨幣化」。例如假設是2018年1月才綁定,那只有1月的費用才會進入這個 adsense account 開始做計算。在2017年12月跟之前即使已經有累積營利,也無法算入 adsense account 。

我經手的三個 YT 頻道,其中一個我一直以為有拿到更早以前的收益,後來仔細核對了 YT 那裡的報表,跟 adsense account 的入帳,才確認是我誤會了。那一個頻道是2017年11月開始綁定 adsense account ,然後我去核對了 YT 的收益跟該 adsense account 紀錄的收益,是一致的,入帳就是從11月開始計算。然後其實我們那個頻道在 YT 的紀錄,是10月就有幾十美元的收益,但當時因為我還沒有設定綁定 adsense account ,所以10月的費用其實也是拿不到的,也無法累積到11月。那個頻道當時是因為一些原因,所以剛好10~12月這段時間流量爆衝,更之前都沒有流量,所以也讓我誤會以為以前的費用都有算進 adsense account ,但實際看報表確認是沒有。

但這個問題我會歸結於是 google 在 YT 那裡的營利設定開啟後,以前的步驟在這塊沒有寫得很清楚。所以很多人開完不知道還要再去開一個 adsense account ,導致沒開。所以即使 YT 那裡看到有累積,但當時沒開好 adsense account 就無法轉換成實際貨幣的計算。現在有略為寫的比以前清楚,但我個人懷疑有多少人能搞得清楚 adsense id 跟 adsense account 的不同。更不要說因為一個 adsense account 只能綁訂一個 adsense id ,所以非常容易有誤會。

簡單來說,如果你要使用 Youtube 盈利 ,請記得開通後一定要從 YT 的營利頁面中「連結的 AdSense 帳戶」,進去後,按一下「變更」,或是透過「AdSense 設定」去正式啟動 adsense account 。你要可以正式登入 adsense account ,且確認開通成功,你的 YT 盈利才能正式「貨幣化」,未來才能真的收到錢,期間累積的收益才能真的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