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寫這篇,算是回應朋友在我臉書的留言的某些疑問,跟一些網路留言。我先把他們的疑問大概條列整理。問題大概可以歸類到這幾個,這些問題我依照我預備回答的順序整理如下。
- 韓國瑜在這個時間點搜尋量大得多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 拿韓國瑜跟跟韓劇、林志玲這種常用詞彙比較適當嗎?
- 是搜「韓國」的人的搜尋熱度跟「韓國瑜」的混在一起了吧?
- google Trends 的計量正確可以信任嗎?有相關機制來確保他們的計量不失真嗎?
- 搜尋結果數量的大爆發應該是中時系統大量新聞發新聞的結果吧?
- 網軍主戰場在臉書的留言、按讚、分享,還有八卦版,操作google關鍵字搜尋量有什麼意義?
1.韓國瑜在這個時間點搜尋量大得多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這是根基於「韓引起比較多的興趣(正面反面都是)很正常,搜尋量當然大的多。」所推導的結果。所以要進一步問的是「搜尋量大到多少算正常?大到多少算不正常?我憑什麼說韓國瑜的搜尋量大到不正常?」
這個問題,用一張圖就可以回答。一樣是用 google Trends 拉出韓國瑜 / 柯文哲 / 金庸 /韓劇 四個關鍵字搜尋熱度的資料。但是把時間軸拉到5年,也就是柯文哲上次選舉的時間一起納入。
這是全球的搜尋量
這是台灣的搜尋量
以金庸來比較,可以看出台灣跟全球的搜尋量差別很大,代表很多搜尋金庸的人不在台灣,合理推測應該是在中國的比較多。
以全球搜尋量來說,在8月中以前,金庸的搜尋量都高過於韓國瑜。然後韓國瑜在8月中後黃金交叉,9月中後就一飛沖天沒下滑過。直到金庸過世時,瞬間衝高搜尋熱度,搜尋量才又高過於韓國瑜。所以韓國瑜何德何能讓大家從9月中開始「持續都想搜尋」?
另外,以柯文哲上次選舉13個月的搜尋趨勢,跟這次選舉從今天往前推13個月的搜尋趨勢來比較。先只用柯文哲搜。
2013/11~2014/12
2017/10~2018/11
柯文哲在上次選舉的搜尋熱度,前面是經過階段堆疊的,2013年12月~2014年5月一階,5~8月底拉高一階,9~10月再拉高一階,最後11月選舉月才衝上高峰。但即使衝上高峰也不是一口氣就衝上去。從最低拉到最高花了半年時間。
今年因為柯文哲跟上一次比「有名了」,所以原本就有一定的搜尋熱度,但搜尋熱度上升趨勢還不至於衝的很誇張,一樣有順著時間接近選舉,逐漸「堆疊」的狀況。
那一樣的時間長度,把韓國瑜放一起比較的話呢?
所以韓國瑜狠狠打趴柯阿伯啊。再看一次五年的比較
韓國瑜,一個在半年前名不見經傳的人,在都7月以前搜尋熱度都遠低於柯文哲。何德何能可以在一個半月內衝破高峰,比三年前的那個經歷被KMT弄的柯文哲,搞到後來出來選的柯文哲,要來的有更多的搜尋量?
政治人物的名字不是不能有瞬間搜尋量,但重點在於搜尋熱度是否經過正常的堆疊過程。韓國瑜搜尋量的瞬間增加「是否為正常」,各位就自行判斷吧。
2.拿韓國瑜跟跟韓劇、減肥、林志玲這種常用詞彙比較適當嗎?
這是針對上一篇文章,很多人提出的問題。所以要說明一下為什麼我要挑這些詞。我刻意在拿韓劇這個關鍵字來比較,是因為演藝娛樂相關的文字,搜尋量大過於政治人物是很正常的,因為對演藝娛樂有興趣的人一定多過於對政治人物有興趣的人。另外減肥這個詞,所適用的族群(性別,年紀)相對於政治人物也是比較廣的,這兩個字從五年的搜尋量來看,都可以看出他們是長期的熱搜字。我需要的長期且穩定的熱搜字作為一個比較的基準線,這是我挑選這兩個字的原因。至於為什麼是這兩個字,不是其他字,沒別的理由,憑感覺撈,這點我不否認。
但我知道像林志玲這種明星字,他的搜尋曲線一定是不穩定的,所以我只是把的搜尋後的網頁收錄數量拿來做相對比較,就沒有把它丟到 google trend 做趨勢比較。我當時只是推測,理論上韓國瑜的搜尋網頁收錄數量不應該大過於明星,所以挑了一個我覺得應該大家一定都聽過的明星來做比較。不過這裡要強調一件事,網頁收錄數量跟搜尋熱度是兩件事,兩者沒有關聯性。
另外也感謝網友來信的提醒,11/9他來信提到Google 搜尋關鍵字有無雙引號,會影響搜尋的精確度。確實用這樣的方式搜尋,搜尋結果數量比較正常一點。但這裡簡單說明一下為什麼會有差。如果搜「韓國瑜」會把「韓國 瑜」的網頁搜尋結果也算進來。「韓國 瑜」這個詞的搜尋意義比較接近「如果一個網頁內容有韓國,也有瑜,就算進來,但韓國跟瑜這個字不一定完全連在一起」,但如果搜「”韓國瑜”」,意思是「我就是要搜網頁內容精準符合有『韓國瑜』三個字連在一起的才算數」,那自然網頁內容比對上要更精準。以前者來說,隨便舉個例子喔,也就是網頁如果內容寫到「韓國」跟「周子瑜」,這樣的網頁也會被計算進來。
也許有人說,抓到了!所以不精準!我下一個問題會用另外一個關鍵字例子回答這件事。不過這裡我只問一個問題:你覺得就搜尋行為來說,搜尋「韓國 瑜」是要找「韓國瑜」的機會比較大?還是要找「韓國 周子瑜」或其他「韓國 xx瑜」的機會比較大?
3.是搜韓國的人的搜尋熱度跟韓國瑜的混在一起了吧?
這個質疑我覺得是所有質疑中最棒的一個,有沒有這個可能性呢?確實有喔!而這個問題也反映了電腦邏輯判斷誤區跟極限。但這個問題其實也非常容易回答。我們只要把「韓國」跟「韓國瑜」兩個字的搜尋熱度放在一起比較,不就知道了嗎?
來看看這5年「韓國」跟「韓國瑜」的搜尋趨勢
從這張圖可以看到幾個現象:
- 「韓國」這個字是一個有穩定搜尋量的字,五年的搜尋量前面看起來都很平穩。而且搜尋量真的很高。
- 當「韓國瑜」搜尋量沖天炮的時候,「韓國」的搜尋量一樣被計算到沖天。
- 兩者沖天的趨勢與幅度幾乎是一樣的。
- 韓國瑜的搜尋熱度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韓國」五年以來搜尋量的平均水平。
- 韓國瑜搜尋熱度的高點,是「韓國」這個詞五年來搜尋量平均水準的2倍多。
所以到底是搜「韓國 瑜」的讓搜「韓國」的字熱度衝高?還是搜「韓國」的讓「韓國瑜」的搜尋熱度衝高?
這個例子很好的關係在於,「韓國」正好就是一個「有穩定搜尋量而且量很大的關鍵字」。難道是台灣從9月開始想去韓國的人變多了?那來同時搜一下日本美國跟歐洲好了?
原來對韓國瑜有興趣的人可以超過對美國有興趣的人呢,真是大開眼界了~其他的不多說,總之感謝「韓國瑜」的名字有「韓國」,讓我們用這個例子來看出電腦判斷的極限。並增加台灣人對韓國的興趣(誤
認真說,如果沒有這次機會把韓國跟韓國瑜比,可能真的有人會誤會想去韓國的人變多了呢。
google Trends 的計量正確可以信任嗎?有相關機制來確保他們的計量不失真嗎?
先講結論,如果google自己出的資料是不可信任 / 失真嚴重,說真的,我也沒其他更可以信任的資料能夠分析了。如果「google的資料不可信任」這個前提你認為成立,那我也直白的說,這兩篇文章都可以不用讀了。
我也承認,我沒有能力去確認「他們是否有相關機制確保資料不失真」。我只能用我過去使用 google adsense 跟 google Analytices 的經驗,判斷他們的數據應該有做過濾確保不失真,也相信他們一定有足夠的技術可以做這件事。
先來看google自己怎麼解釋「搜尋熱度的趨勢變化」。大家可以自己去google trend按「搜尋熱度的趨勢變化」標題旁邊的「?」,我這裡直接貼他寫的文字啦。
「這些數字代表搜尋字詞在特定區域和時間範圍內的熱門程度變化趨勢,以圖表中的最高點做為比較基準。100 分代表該字詞的熱門程度在該時間點達到最高峰。50 分表示該字詞的熱門程度為最高點的一半,0 分則表示該字詞熱門程度的資料不足。」
因為 google Trends 主要是用歷史資料來看哪些字的搜尋熱度變化。所以在我所認識的業界,最常使用 google Trends 的是做 SEO 網路排名跟網路行銷的代理商 / 網路行銷公司。他們看 google Trends 的目的是挑選適合操作的關鍵字。不管是操作網路廣告也好,或是操作網站的網路排名也好,都適用。
也因為這樣,在使用 google Trends 的時候,我們會輸入多組關鍵字。因為我們要知道的是哪些關鍵字比較熱,哪些關鍵字比較冷。這是為什麼我的分析會拿 google Trends 來作為比較的原因。
回到我前面說的,我為什麼可以確信 google 有足夠的技術可以做到「判斷他們的數據應該有做過濾確保不失真」,這要講到十幾年前我做過的一件蠢事。我很早就有部落格,當時用的是sina,然後我有掛 google adsense ,希望可加減賺廣告費。但掛了才發現其實很難賺。有一次我很無聊,用我自己的電腦點了我自己部落格的廣告,過一陣子發現 google adsense 那裡顯示我有廣告收益。於是我動了壞心眼,如果在別的地方有機會用電腦,我就上網搜尋我的部落格,打開後點一下廣告,而且很克制的只點一下。一個月內我大概做這事情不到五次吧,畢竟那時候還沒有手機平板,我也不上網咖,在別的地方用電腦的機會其實也不是那麼多。
然後過了一個月,我的 google adsense 被停權了。
我知道這很蠢,但我是要用這個例子來說,google透過使用者點擊統計,可以判斷這個使用者行為是否屬於「正常」範圍。我當時之所以被停權,是因為我的部落格流量並不大,他們長期統計已經大概知道正常的流量對應廣告點擊率大概的範圍,雖然我點不到五次,但跟我當時網站的流量做比較,那個廣告點擊的頻率大大超出正常範圍,所以他們判定我人為作弊,所以停權。
另外 google Analytices 在統計流量的時候,也早就已經做到不會因為你用同一台電腦一直重整畫面,網站流量就不正常攀升。所以你說 google 有沒有相關機制來確保他們的計量不失真?至少我相信是有。那你要不相信,就不相信吧。
5.搜尋結果網頁的大爆發應該是中時系統大量新聞發新聞的結果吧?
我直接來針對台灣幾個新聞網站搜一下他們在google被收錄的數量來做比較。又因為這問題我其實沒有覺得很重要,所以懶得截圖了,大家有興趣的可以自己花兩天時間搜尋紀錄試試看。以下是我搜尋的紀錄與分析。
11/9 晚上11:00 媒體網站被收錄數量
- 中國時報 約有 1,220 項結果(搜尋字詞:site:chinatimes.com.tw)
- 中天新聞 約有 812 項結果(搜尋字詞:site:www.ctitv.com.tw)
- 風傳媒 約有 324,000 項結果(搜尋字詞:site:www.storm.mg)
- 天下雜誌 約有 111,000 項結果(搜尋字詞:site:www.cw.com.tw)
- 蘋果日報(全球) 約有 10,500,000 項結果(搜尋字詞:site:appledaily.com)
- 蘋果日報(台灣) 約有 4,500,000 項結結果(搜尋字詞:site:tw.appledaily.com)
- 聯合報 約有 8,210,000 項結果(搜尋字詞:site:udn.com)
- 自由時報 約有 3,880,000 項結果(搜尋字詞:site:ltn.com.tw)
- LINE TODAY 約有 2,350,000 項結果(搜尋字詞:site:today.line.me)
名人關鍵字搜尋結果數量(以下搜尋量採用前後加上””的方式搜尋)
- 柯文哲:約有 14,900,000 項結果
- 韓國瑜:約有 18,200,000 項結果
- 林志玲:約有 30,100,000 項結果
- 蔡英文:約有 35,200,000 項結果
11/10 早上9:00 搜尋媒體網站被收錄數量
因為媒體產出的量級數字跟名人關鍵字搜尋數量的量級差太多了,「小媒體」的我今天就沒搜。只挑聯合報跟蘋果日報(全球)。
- 聯合報 約有 8,390,000 項結果(搜尋字詞:site:udn.com)
- 蘋果日報(全球) 約有 10,800,000 項結果(搜尋字詞:site:appledaily.com)
名人關鍵字搜尋結果數量
- 柯文哲:約有 13,800,000 項結果
- 韓國瑜:約有 19,300,000 項結果
- 林志玲:約有 27,700,000 項結果
- 蔡英文:約有 42,000,000 項結果
網頁收錄量也跟搜尋熱度一樣會有高有低,所以有增加減少的變化很正常,我這裡要看的是增加減少的「量級數」。
網頁收錄數量一次增加減少的量級都是用幾百萬的變化的。台灣媒體網站頁面被收錄最多的網站是聯合報,隔一天增加的網頁數是18萬。即使用蘋果日報(全球)來看,也不過增加30萬。而且這是「全站總網頁被收錄數」,並沒有只針對「韓國瑜」這個字詞作過濾。
也就是單一關鍵字網頁收錄數要做到百萬變化,要有很多網站一起做。但是看看台灣媒體其他網站的整體被搜尋數量,就可以看出這也不是台灣「各大媒體網站狂出新聞稿」就可以操作出來的數字。
再提醒一次,請大家在講「大量」的時候,不要只憑感覺。把數字拿出來。
6.網軍主戰場在臉書的留言、按讚、分享,還有八卦版,操作google關鍵字搜尋量有什麼意義?
我這裡就不解釋搜尋排名操作的理論,簡單回答:你覺得當你搜尋的時候,誰決定哪些文章可以排在前幾頁?
基本上操作關鍵字就是在操作網頁排名,把他希望大家可以優先看到的資訊往前擠。又為什麼韓國瑜大部分的搜尋看起來都在台灣?若要操作排名在中國不能操作嗎?基本上現在google可以根據你的地點做在地搜尋。例如你在台北,跟你在高雄,一樣搜尋「餐廳」,手機的搜尋結果是不同的。桌機也是一樣,像我用電腦搜尋餐廳,他前面先顯示google map的資料,就會顯示我家巷口的熱炒店。
那做在地排名要根據什麼?在地的搜尋熱度跟搜尋後實際看了哪些網頁是其中一項因素。所以如果要操作當台灣人搜尋韓國瑜的時候,哪些資訊排前面,那搭配在地關鍵字搜尋行為就是必要的。另外我上一篇會比較收錄網頁數量,是想驗證他們有沒有在大量產出網頁,做網頁外連,用這個方式推特定網頁的排名。當然,熟知搜尋排名的都知道,要更細緻的操作遠遠不止這些。這裡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但不要誤會,我不是說你現在看到所有韓國瑜的新聞「一定」都是他們操作上去的,因為「新聞」的排名速度更迭本來就變化的很快。且每個人的搜尋結果也會根據個人的搜尋習慣 / 地點 / 設備不同而略有變化。這裡只是要說操作關鍵字搜尋行為,再搭配一些作法,是能夠直接影響什麼網頁排在前面的。
想一個假設性問題:你今天投票意向不是鐵票,藍的綠的都投過,但想知道投誰贏面比較大,你上網打韓國瑜,搜的結果是預測韓國瑜會贏,跟預測韓國瑜會輸,兩者的結果會不會間接影響你的投票意向?
如果你只把網路戰鎖定在社群媒體跟ptt,那真的把網路戰看得太淺了。人家有計劃有組織的網路戰,做的可是全套的。
***************
感恩讚嘆蜂蜜檸檬,於是又有了第三篇….
選舉觀察part3:從「蜂蜜檸檬」看「韓國瑜」搜尋熱度異常,真韓粉其實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