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平板拖把、抹布類超級推薦「京揚-超細纖維的專家」

最近因為即將邁入家政婦的階段(誤),總之買了很多家庭清潔用品。那時候想說平板拖把不知道買哪間好,上網查了一下,發現ptt鄉民一致推薦京揚,就想說來找找看。結果他們家並沒有在各大平台販售,而是用FB粉專經營,用私訊訂購。之前就已經看到有人說你訂購後,他們會跟你說他先把商品寄出,你收到以後再匯款即可,結果跟他們購買真的是如此。

以致於只要他說有出貨,我都會算一下大概到的時間,趕快去領到點收完就馬上轉帳,不然覺得很不好意思。當時在FB看他們除了拖把,還有賣各種布,有抹布,有手巾等等。所以想說那就一次多買一些來都用用看,於是第一批我買了這些東西

  1. 輕巧刷 x1
  2. 升級版拖把組 x1組
  3. 升級版補充包 x1包
  4. 加大拖把拖把組-薄藍 x1組
  5. 加大拖把補充包-厚咖 x1包
  6. 舒眠枕巾 x1組
  7. 易刷樂手套 x1
  8. 潔膚指套 x1

這批除了「易刷樂手套」主要是方便清洗紗窗,但短期內我還沒有清洗紗窗的需求所以還沒拆開使用。其他的東西目前都已經用過一輪,我只想說:真的是超級超級好用的!

先說說拖把,他們平板拖乾拖的吸塵力真的有夠好。拖完再濕拖一次,木地板就乾乾淨淨,超爽。

輕巧刷拿來刷剛做好的系統櫃開放書櫃,清清刷一刷,細灰就被清理的乾乾淨淨。

然後潔膚指套我超愛!之前我都是用粉撲做洗臉海綿,這個是跟我之前去做臉的沙龍學的。但老實說因為自己洗臉,粉撲我只會用一個,以清潔泡沫來說我覺得沒有很好用,常常要清四五次以上才會乾淨。以前我有用毛巾洗過,其實毛巾洗臉比較快,但整片毛巾洗起來又比較花時間。潔膚指套套在三個手指頭上,兩面都使用算一次,我只要使用兩次,整個臉的泡沫就清潔的乾乾淨淨。

舒眠枕巾我覺得他的軟硬對我來說剛好,搭配原來的枕頭做調整,好睡很多。

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好用,想說也需要抹布,於是我又訂了第二批。

  1. 升級板蝴蝶拖把組 x1組
  2. 升級板蝴蝶補充包 x1份
  3. 質感布 x1組
  4. 居家超吸巾 x1組
  5. 萬用家事布 3入 x1組
  6. 廚房擦拭布 3入 x1組
  7. 潔膚指套 x2份
  8. 舒眠枕巾 x1組

這批我目前只有拆萬用家事布來用,心得是:他們家的抹布對於粉塵的吸付力真的是超強。前陣子因為新家安裝木門,師傅現場刨磨調整木門尺寸,所以地上有大量木頭粉,當時因為新家也沒有掃把,我就說之後我自己處理即可。

雖然先用掃把把大部分的粉塵掃完,但還是得靠拖把細清。但因為當時粉塵真的很多,多到連牆角都是,拖把在平面的部份表現的很好,但針對角落的粉塵清潔還是有死角,以至於沒辦法完全清理乾淨。這時候萬用家事布就大大的派上用場啦!這個連角落的灰塵都可以清的非常乾淨。

以前用傳統的抹布,常常會有擦過去然後東西擦不起來、無法吸付在抹布上的感覺,對付灰塵時特別容易有這個狀況,但用京揚的萬用家事布擦拭,完全沒有這種感覺。真心覺得他們家抹布有夠厲害,以後我買抹布不會想用別家的了。

其他的布現在還沒機會用,等開始用再來補充心得囉!

超雷負評價網購:Ugo 享家 life 生活用品(曼秜國際有限公司)

我網購那麼多年,自認是很好說話的客人,第一次遇到我真心覺得「後悔」的網購。先講結論:

4/25(日)在Ugo 享家 life網站下單的商品,到5/7(五)還沒收到,5/7跟客服再次聯絡,得到的回覆是「司機回覆今天派送不完,所以會延至下週一二送達」,於是5/8(六)我要求取消訂單退貨,客服5/10(一)回覆「因為派件公司正在依序派送中,所以我們這邊無法臨時更改地址」,最後5/11(二)終於收到貨,地墊品質很一般而且都被壓的皺皺的,刮泥地墊還有一股不是很好聞的味道。

如果你能忍受這種送貨速度、這種回覆、這種品質,那你再來考慮買Ugo 享家 life的商品。不然我建議是不要在這家店買東西。

以下是詳細的碎碎念。

這家超雷負評價網購,網站名稱叫享家Life生活用品(https://enjoyhomelife.com.tw/),但是他logo又放一個Ugo的圖,所以老實說我搞不清楚他們應該叫什麼名字。後來我用網址去whois查詢,正式公司應為「曼秜國際有限公司」。以下就依照時間描述整個經過。

4/25(日)訂貨

因為我要買玄關刮泥地墊,而且尺寸很大塊,在各家購物平台只有找到標準尺寸,即使有最大塊的當時我覺得還是不夠,後來想說看有沒有尺寸可以訂做的,才找到這家。所以一開始我是問他們訂做尺寸的價格大概是多少。

這裡看客服回覆都很正常。因為價格也不特別貴,只是很不剛好我喜歡的花色尺寸沒辦法訂做。這時候我就陷入選擇困難,後來跟先生討論後,決定訂我喜歡的花色,尺寸略小一點但可接受。於是我就在直接在他們網站下訂。

5/1(六)第一次客訴

我預期4/25星期日下單,最慢應該4/30星期五貨就會送到吧?結果等啊等啊等。星期五還是沒送到。所以星期六,也就是5/1發私訊詢問,同時也在他們留言板留言。不過因為是假日,人家當然要等上班日才回覆。

但在這之前我有看一下他留言板,就已經看到他們用這段訊息回給其他客戶:「您好,跟您說明一下商品下單後,倉庫2天內會寄出發往派件公司那,約【4-7個工作天內到貨】不含假日及訂購當天,因為我們是採智慧倉儲統一由派件公司出貨所以會比較慢一點,祝您有美好的一天,謝謝您」

這時候我就有點覺得不妙,看起來他們送貨速度慢很像是「常態」。

5/3(一)第一次客訴的客服回覆

結果果不期然,星期一客服回覆就用一樣的罐頭訊息回我。

我當然就不太高興啦,就多說了幾句。然後他們又回覆。

但回覆內容我還是覺得差不多,反正就是他們無法跟你說貨現在大概到哪了,請你耐心等待。那只好繼續等囉!

但是在這等待的過程中,我不斷的在FB看到他們投放的廣告,沒看到就算了,一直看到就很像一直在提醒我「貨還沒送到請耐心等待喔」,越看越火大,後來就直接在FB按我不要看到他們的廣告。但是FB可以關,google無法關啊,於是我在gmail跟有放google內容廣告的網頁還是一直不斷的看到他們廣告,真的是超級負面行銷,一直提醒我,我的地墊還沒送到!

5/7(五)第二次客訴

我很有耐心的等到5/7,這是他之前回覆說這週五前會收到的時間,該到了吧?結果~~~~還是沒有到貨。於是又詢問一次。然後他們這樣回。

我看他回的時候我現在已經不生氣了。反正客服就是只能這樣回。我只覺得Ugo 享家 life這家電商,從他們底下說明寫的內容看起來,有客服,有出貨部門,出貨部門週末也有工作。只有客服是週間才會回覆。那顯示他們應該也有一定的出貨量。大概這個網站不是他們的主力吧,也許都出貨給其他大平台或批發商,這個網站就隨便經營意思一下。

這兩週,我在「京揚-超細纖維的專家」FB粉專私訊訂購清潔用品都訂了兩次而且都到貨了(延伸閱讀:購買平板拖把、抹布類超級推薦「京揚-超細纖維的專家」)。然後我在Ugo 享家 life買的地墊還沒送到。

我前幾天看他留言板後來還有新的留言,也是在問地墊。也跟我一樣是4/25訂購的,不過那則客服回覆對方的已經送到了喔。雖然我是4/25晚上才訂購的,但人家可以5/6說貨品已經送到(這速度也已經很奇葩了),然後我還送不到,也是蠻神奇的。然後我本來要回去截圖,發現那些留言不知道是不是被刪掉了。總之截圖截不到了。

我覺得他留言板很賊,更前面的留言都直接顯示*,所以你也不知道大家都問什麼問題。除非看的時候最新的留言還看的到。而且因為最近我每天看,我感覺他們有把非會員登入的留言在客服回覆之後刻意刪除。因為那幾則都是在說下訂後很久貨沒收到的問題。總之我要說的是,送貨送很慢這件事,根據我這幾天的觀察,在他們網站訂購看起來是常態就對了。

因為詢問訂單我會留言板也問一下,然後他回覆如下。

趕快先截圖,免得過幾天搞不好留言被刪除~

5/8(六)要求取消訂單

因為星期五還是沒有收到貨。於是星期六傍晚我留言說要取消訂單不訂了,請他們處理退款事宜。

5/10(一)客服很晚才說漏了沒回到

5/8星期六的留言,到星期一傍晚7:51已經是他們客服下班時間,還沒有任何回覆。

這段時間我拿這個網址 enjoyhomelife.com.tw 去WHOIS查了一下。資訊如下

Registrant:
曼秜國際有限公司
Mang International Co., Ltd.
hsin haochen forhome168(aT>gmail.com
+886.0226260738
18F., No. 63, Danjin Rd., Tamsui Dist New Taipei City,25170,TW
New Taipei City, TW

然後再用公司名稱查詢,他們的網站是 https://www.forhome.com.tw/ ,兩個網站很明顯用的是同一個開店系統。兩個網站的網址申請人跟公司代表人同名,應該就是這家公司開的網路平台沒錯。

後來傍晚8:11客服終於回覆了,得到的回覆如下

我會寫說「你們不是運費會要求客戶自行負責嗎?」,是因為我有先看他網站上的退貨流程,裡面是這樣子寫的

所以其實我是蠻懷疑他們的說法就是了,不過他們的回覆我不太意外。就跟去餐廳,因為等菜等太久,問他們做了沒如果沒有做就別做了,通常都會回你「正在做了」一樣。覺得大部分消費者會覺得煩,最後退貨的人不會那麼多。

5/11(二)終於收到貨物

社區的app收到有貨的通知,但因為我人不在新家那裏,打算5/12早上殺過去拿貨看看狀況。另外我每天都會去看他留言板,總算讓我看到新的留言可以截圖證明他們「智慧倉儲」的罐頭回覆。

而且照這個回覆看起來,他連派件到超取的速度好像也是很慢哪…..我以為派件到超取應該是店到店?這也能慢我覺得實在太神奇了,這讓我非常好奇,想說去拿貨的時候我一定要看看一下他包裝跟發貨資訊是怎麼寫的。

5/12(三)正式取件

我終於跑去新家跟管理室拿到貨物。這是他上面送件資訊的貼紙。

我之前一直很懷疑客服回覆「我們是採智慧倉儲統一由派件公司出貨」的說法,加上有查到該公司其實是賣家具的,之前客服說「司機回覆今天派送不完」,我當時覺得他們根本是用自己的司機送貨(因為通常家具公司的物件太大件,會有自家的司機送貨)。但看到這貼紙發現他們還真的是委託第三方派件公司出貨。

但是我上網查了一下「速龍有限公司」,結果查到這篇「不要在FB上買東西!退貨過程全記錄 注意 速龍國際包裹轉運站」,總之好像很多貨到付款的詐騙集團也都用這家。基本上他是一個集貨包裹轉運站,那至於為什麼是這種送貨速度,還有為什麼會查不到貨物進度等等,我也搞不懂就是了。

剛開始看到「速龍有限公司」,我有一度懷疑他們是不是根本去買淘寶貨直接從中國集貨過來。但是他外包裝有貼「UGO享家生活用品」大大的貼紙。應該確實還是他們自己出貨的。

然後,終於收到貨,來讓大家看看這貨如何。這是廚房地墊。

他是捲起來包裝,拆開整個皺皺的。那個條紋不是相機拍的特殊效果,而是他真的就是這樣。反正就是一個不忍卒讀的的狀態。

然後這個是刮泥地墊。

皺的更誇張…皺成這樣我實在不知道能怎樣讓他變平。之前我有去特力屋看過這類的地墊,這張上面的塑膠絲圈都很明顯因為捲起來太久,都被壓的扁扁的,而且還有一股味道。

然後,唯一勉強還可以的東西,是他們的贈品抹布10條….我就沒拍了。但問題是重點不是抹布啊…..

總之折騰了兩個禮拜終於拿到貨,而這幾天還在忙搬家,我實在是已經不想繼續跟這個廠商交涉了,所以就這樣。

另外之前我懷疑他會刪除留言,後來我看我的信箱看到這封信。然後我回頭去看商店留言板,這筆留言並沒有在上面,所以顯然他們回我之後就刪掉了。

至於為什麼要刪除我的留言呢?因為我不是用會員登入的方式留的。他們一旦回覆,這留言就會公開。如果一堆公開留言都在說他們送貨慢,想必他們也是不想讓太多人看到吧。

總之我要說的是,他們本身不是詐騙集團,是有登記的公司。但使用的派件公司跟詐騙集團常用的一樣。強烈建議不要跟他們買東西。

Firstrade 線上開戶與第一次匯款到美國

因為想投資美國ETF,看了一下資料,最後決定到 Firstrade 線上開戶,開戶流程不複雜。唯一要準備的證件是護照。所以建議開戶前就把護照先準備好。因為最後一步設定密碼時,護照圖沒有上傳是沒辦法完成的。我本來在填的過程看他在護照上傳頁面有暫時略過的選項,就先跳過,結果到最後一步密碼設定就不給我過去了,一直叫我上傳護照圖。只好先離開註冊畫面。後來回家換電腦想說這樣資料又要填一次,沒想到手機認證碼收到後,早上填的資料都還在,就是補護照圖就好。這點流程設計上算貼心。對,他是用手機認證的方式來註冊帳號,所以一定要有可以收手機簡訊的手機在手邊。

因為是線上開戶,主要就是填資料,不會複雜。開好戶之後,就是要先把一筆錢存到券商提供的個人帳戶,才能開始下單投資。Firstrade 在註冊完成時,會提供一份pdf,上面很清楚的列出匯款時要填寫的相關資料。我就直接把pdf印出來。

我有華南銀行的美金戶頭。所以就去華南銀行準備匯款囉!到了華南銀行,我說我美金戶頭還沒有錢,只有台幣的有錢。外匯櫃檯行員跟我說,請我美金自己先從台幣戶頭用華南銀行app轉過去,因為這樣匯率會比較好。我其實本來是想要請行員幫我直接處理,不過他都這樣說了,就開手機下載app,這時候行員還跟我說,你如果習慣用網路銀行,那裏有公用電腦。欸,與其用公用電腦我寧可裝app啦….

但因為匯款的部份一定要臨櫃,而且有很多資料要填。所以我就一邊下載app,一邊照印出來的pdf把資料抄寫在匯款申請單上。填完之後app也差不多裝好了,就用手機先把錢轉去美金戶頭,最後填入要匯款的美金總額。

接下來就是行員的事情了。他問我要發一次電報還兩次。我問兩個差別是什麼?還好我網路上其實有先看過,不過當場還是再確認一次,行員也解釋的蠻清楚的。

簡單來說,匯款到國外,要額外支付的費用有

  1. 銀行手續費:台灣的銀行會收。華南銀行據說是0.05%計算,最低至少要100,不足100以100計,最高800。
  2. 電報費:一通300,兩通600。

一通跟兩通的差異是,一通會經過中間銀行轉介,然後才匯入要匯入的帳戶。中間銀行當然會收取處理手續費。兩通則是直接把錢送去實際要匯入的帳戶。然後行員有解釋,但是對方是否有在另外收手續費,就要看對方,如果有,就會從匯入的金額再扣取。我想說不管怎樣反正手續費都是我自己支付,那中間銀行轉介他手續費到底怎麼收我也不清楚,那就乾脆用兩通電報吧。

他幫我資料填打完畢後,我問說錢什麼時候會進去?他說要隔天。我說會不會有匯款失敗的狀況?他說有可能,如果失敗他會通知我。

所以我今天一直很緊張,想說不知道有沒有成功。傍晚才看信,發現 firstrade 已經有發信通知入帳了。我看了一下金額,firstrade 入帳沒有另外扣取手續費。所以我匯款金額等於是全額到行。還好沒有匯款失敗,萬幸!

王浩宇罷免案投票分析

王浩宇罷免案投票數可以看出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議員是多位當選。所以他當初拿到16292票就可以當選,同選區第一名魯明哲也不過得到23056票。但要把他罷免,是要中壢選舉人25%,也就是81940票。代表議員是選上比較容易(得到的票數少),罷免比較難(需要同意罷免票多)。

然後我們看一下數字(以下數字參考wiki整理)

同意罷免成功門檻:81940票
同意罷免王浩宇票數:84582票
2018年投國民黨籍議員候選人,包括未當選者的總票數:81300票

這三個數字代表什麼意思?

  1. 投國民黨的所有選舉人數,低於罷免門檻。代表如果只是投國民黨的人全部被動員出來,王浩宇還不會被罷免掉。
  2. 實際上,當然不可能所有投國民黨的人都會出來投罷免,也就是王浩宇的84582票不會只有來自藍營選民。所以如果民進黨是真心把罷免成功歸納於藍營動員不是只是官話的話,我認為是太小看公民的力量,又太放大藍營的影響力。我臉書上說「爽」的可都是淺綠選民啊,沒有一個是藍的喔,就知道王浩宇搞的多天怒人怨了。
  3. 我今天不投你是一回事,但除非你作風太糟糕,我才會被逼的要特別出來投罷免票。不然大部分人只會覺得也沒糟糕到需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出來。

之所以拿議員選舉票數,而非立委選舉票數來分析藍綠,原因在於立委是多搶一,有明顯對決的性質,在這種情況下中間選民也會因為選制而必須要選邊站。但是議員因為是多位當選制,這種必然要選邊站的效應會變低,大家會更有意願依照自己的喜好投票,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是非國民黨不投的,我認為會更接近真正的藍營基本盤。

台灣人其實對政治人物非常寬容。你沒有做到讓人家覺得你咖差不多一點。大部分的人會覺得反正你上了就讓你做完。所以投票投到25%,絕對不會只有那些本身真的恨的牙癢癢的在主動活動的那些人,一定要有其他人也一起被動員出來投票,25%門檻才能過。

王浩宇罷免案後看到很多人在討論仇恨式罷免。但我其實不太擔心仇恨式罷免,因為不管怎麼說,公民自行集結的難度,絕對都遠高於特定政黨集結的難度。因為擁有資源大小不同。但當公民展現集結的能力,該怕的,就是所有的政黨。

還有,當一個政治人物可以搞到被仇恨式罷免,問題還是在於政治人物本身的作風。韓國瑜如此,王浩宇也是。他們都有個特點,就是作風問題搞到同黨同陣營的人都不見得會想支持。一樣是罷免,韓國瑜罷的掉,換一個藍營縣市卻很難真的罷掉,大家可以想想這其中差異在哪。有些事情,我覺得就只是物極必反而已。

大家可以拿黃國昌罷免案來比較一下。很多綠營的人討厭黃國昌。但當初黃國昌被罷免的時候是沒有過25%門檻的。當然因為罷免方一定會動員,同意罷免票絕對都會高於不同意,綠營的人討厭黃國昌,但至少他在地的選民沒有到覺得非得罷免他不可。所以最終安定力量的罷免案是失敗的。安定力量其實他們背後的資源是很多的。所以連他們有資源想要動員罷免,選民都不必然會買單。就知道罷免並不是銀彈多就一定會成功的東西。

可見同意罷免的選舉人25%門檻過不過的了,被罷免者個人作風才是影響最終結果的關鍵。

所以你說王浩宇這84582票誰動員出來的。就是他自己動員出來的啊不然咧。

婚紗拍攝推薦:伊頓自助婚紗工作室(桃園中壢店)

這週去拿到成品了。來寫一下心得。因為結婚不宴客,所以想說至少拍一下婚紗做紀念。本來我是找另外一家,想說小倆口拍紀念照就好,還沒有要到拍婚紗照的等級。但想一想我不是那種衣服很多的人,如果只是要拍沙龍照,大多衣服要自己準備,感覺又很麻煩。所以後來還是往拍婚紗的方向去找資料。

上網找了幾家,找到伊頓自助婚紗工作室。他的方案提到電子檔會全給,這點讓我覺得很方便。因為畢竟可以入本的數量有限,如果其他的電子檔都有給,那自己喜歡就還可以自己另外輸出,反正我自己會修圖。然後另外他們的還有app可以看婚紗,我覺得婚紗工作室可以做到開發app這實在太神奇,而且他們白紗跟晚禮服真的超多可以挑的。所以後來就決定到這家。

大概7月的時候就先在他們網站預約,然後到工作室去聽一下介紹。因為去之前他們大概有哪些方案,我在網站、app上都看過了,到現場接待人員也都很好,所以其實現場算決定的蠻快的,談一談確認細節後就付了訂金。

我個人很喜歡的是他們作業流程是很清楚的。我這次拍婚紗從一開始下訂到拿到成品流程是這樣:

1.網站預約時間

因為網站說他們採預約制,所以我就先在網路上預約要過去看的時間。預約後隔天他們就有人打電話來確認時間。

2.第一次到現場

服務人員會介紹他們的方案內容,他們的特色是「不賣照片」。所謂不賣照片就是包套寫多少張精修的張數固定,價格一開始談多少就是多少,中間不會強迫推銷叫你多買東西。然後其他現場拍但沒有入本的,電子檔會全數給你。我自己以前年輕有去拍過沙龍,那個年代這種拍沙龍的都是在「賣照片」,就是你要多一組,就是要洗出來變成實體他才會一起給你電子檔。說真的這沒有什麼好壞,就是不同時期大家做生意的方法不一樣。現在因為數位拍照實在太普及了,所以我有發現現在很多沙龍也是都會給你電子檔。加上我自己是會修圖排版的,所以我覺得可以給全部電子檔很好很方便。我們選擇的自助婚紗方案價格是19800。

然後因為我們要輸出婚紗照本本,所以有另外加錢做。周邊的部分價格就要現場問,我們選的本本一本是2200。因為我自己之前已經查過如果自己排版輸出,然後用的紙跟輸出方式一樣的本子的話,一本費用其實差不多也是這樣。所以當然聽到價格就決定直接請他們做就好,我雖然會排版送輸出這些,但並沒那麼想什麼都自己做,有人可以做好當然比較爽XD

然後比較神奇的是談完以後小姐問說我有沒有加伊頓的line,我說我只有下載app,他說他請我加line之後傳一句話。「我愛伊頓+手機號碼」,他們line就會把我帳號跟line綁定。這個我覺得超神奇的,等於他們有接line的api到他們自己的客戶服務系統。後來離開我就跟我男朋友在討論這件事,總之我覺得蠻神的XD(職業病上身)

現場確認下訂所以這個階段有先付訂金。整個流程最後會給哪些東西也都清楚的紀錄在白紙黑字上。最後約好挑禮服的時間、實際拍攝時間,還有拍攝前要先去跟攝影師、化妝師做攝影前溝通的時間。

然後因為這一棟都是伊頓的,所以挑選手工婚紗跟到時候拍照都是到這裡不同樓進行,然後有提到男方的西服是跟其他西服店合作,所以問比較喜歡哪種類型。最後是選了離他們工作室最近的一家西服。

3.挑禮服

選禮服跟西服我們是安排在同一天。

伊頓的手工婚紗是自己的,這天就到樓上去挑禮服。一整層分了好幾個小房間,走廊上常常一排放的是白紗。然後不同小房間放的是不同色系的晚禮服。然後我想說的是挑禮服真的還是現場看比較準,雖然事前我已經有用app看婚紗,但因為都是白色。其實手機看到最後不是很有fu。但現場穿就會很有感覺。然後服務人原有提到白紗花樣可以挑比較浮誇一點,拍照效果會比較好。我本來沒有很懂,但真的自己試穿用手機拍一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所謂浮誇就是例如裙子很長,很多層的澎澎裙,或是裙子上的裝飾花樣比較細的。

晚禮服就比較單純,反正就挑自己喜歡的顏色跟樣式。包括白紗我挑了七件,然後試穿後挑出一件白紗跟一件晚禮服。因為我挑的算蠻快的,所以比預期要去西服那時間早,我們就還是慢慢走過去。但又正好那天西服突然中間有別的有預約但臨時塞了家人說也要租服裝的客人過去。變成如果西服小哥服務完他們才來服務我們,時間又會被拖到。不過西服小哥非常靈活的同時安排我男朋友試穿很多套西服,讓我們不會覺得等待時間很長。但結果就變成他確認西服比我確認禮服還久XDDD

但也因為這樣穿了很多花色很神奇的西服,例如很像豬哥亮歌廳秀的大紅色西服這類的XDDD

自助婚紗的方案是包含西服租用的,但有某個款式範圍的限制,如果今天挑選的西服是設計款,會需要加價。我們挑選的兩套,有一套是設計款所以有多加了3500元。這個費用是現場直接給西服店的。然後白色款的話有附白色皮鞋一起借。所以不用擔心沒有白皮鞋。當然如果是黑色皮鞋就是自己要準備囉。

然後西服小哥也很有經驗的跟我們說之後溝通攝影,最好自己先去找一些喜歡的圖片。這樣到時候直接拿圖給攝影師看,大家比較好溝通理解。然後說我們如果有想當道具的東西到時候都可以帶去一起拍照。

4.攝影前溝通

我們是約星期六一早去拍攝,所以攝影前溝通時間我們就直接約前一天晚上。這次去我們有等一點時間,因為他們這時間人正多,很忙碌。後來攝影師跟化妝師就分別來溝通想要的風格。我有事先先找我喜歡的攝影顏色跟不喜歡的給攝影師看。現在手機要帶這種東西很方便,建議要拍的人上網找圖做功課很重要。

這天支付了第二次款項。

5.拍攝

這天因為早上9:00就要到。我們大概7:00就從桃園出發。然後去了前面一個小時半是著裝化妝。當然女生化妝時間比較長,男生短的多。化妝跟禮服同一層樓。畫好就去上一層拍照。這時候我才第一次去到他們室內景這一層。我只能說真的很有趣。簡單來說他們室內景範圍是很大,分了好幾個房間,一個房間也會再切至少3~4個景。再搭配有的地方是移動牆面、上方有升降式的掛燈、巨大的多色紙捲可拉下來作為背景,整個加起來就可變出更多場景。真的就是充分利用室內空間做到最多的背景。

拍照的時候攝影師也很有經驗的會跟你說怎麼擺pose,提醒你要笑,因為常常會忘記,哈。所以實際拍攝時間大概是10:30~12:30。大概花了兩個小時。然後我必需要說還好我一開始就說我不想去外面拍,室內拍拍就好。兩個小時拍下來真的會累,以我這種超會流汗的懶人真的不適合去室外拍。

拍完真的有點累。但蠻好玩的。拍完對方有說,大概2~3週攝影師交回照片,就會通知我們去挑片。

6.挑片

因為攝影師一週後就交片了,所以服務人員也提早通知我們看什麼時候回去看照片。不過因為自己時間安排的關係,我們去看照片的時間還是跟拍片隔了三週。我們在一樓用iMac電腦貼片。我們的方案是35張入本,服務人員跟我們說明,攝影師有預先挑選了20張他覺得不錯的先修片。我們可以先看看要不要,如果不要就是直接從所有照片裡面自己挑選。但看下來其實我覺得攝影師就挑的很好了,所以那20張我們都保留,然後就另外用刪去法最後再挑15張出來。因為拍很多,所以其實不太好刪。然後後來我說反正最後電子檔都會給。不然我們個人的就先不要入本,挑兩個人一起的為主。總之最後就順順的挑完照片。然後服務人員問我們排版上是想要只要照片就好,還是希望有一些裝飾文字裝飾背景。我說有些裝飾文字好了。然後也挑選了要放木相框的照片。

挑完片之後,他給了單子請我把照片號碼寫上去,寫完後服務人員會一張一張核對號碼跟我確認。對完之後簽名。然後這次支付了最後的尾款。

7.修片確認

這天是去看修片跟排版電子檔做確認。我們看完是覺得很滿意所以這次速度比上次挑照片快很多。

8.成品取貨

我們修片確認後,有多訂一本婚紗照,那因為之前已經繳清了,所以那個費用是確認金額後先轉帳。因此這天本本有兩本。到了現場服務人員給我一張單子,要現場核對成品是否都有交付。我們的成品包含兩本婚紗照,都用紙盒裝。一個小木頭相框照。光碟片一份。也是核對完簽名後,就把商品取走。

然後上述所有有簽名的單據,都會記錄在伊頓app內,方便自己做查詢。還有行程時間到之前,他們app都會有提醒訊息跳出來。我覺得他們的app跟他們整體服務真的整合的非常好,雖然對有的人來說也許會覺得理所當然,但我個人覺得可以整合成這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總之,他們的服務流程清晰,不會在過程另外推銷。照片電子檔可全數帶回。攝影成品也有符合我們喜歡的風格。對他們服務我覺得很滿意~

從 google 趨勢看政治人物聲量 vs 從臉書統計看政治人物聲量

今天在網路看到這篇

覺得蠻有意思的。「聲量看政治」的統計數據資料來源是FB。所以他反應的政治聲量比較算是從「特定人物字詞,在FB上有多少po文、留言、分享、讚」來做統計。留言,評論,分享也都算發文一種,因為本質是「發文」,也就是說他反應的是FB內容產出的統計。

我覺得這統計很棒。因為可以拿來跟google趨勢的搜尋結果參照一件事情:內容創造與帶動主動搜尋量之間是否有關係。所以我這篇就以他這篇的日期區間(1/12~9/27)與政治人物為基礎,到google趨勢撈資料看能觀察到什麼。

柯文哲 vs 韓國瑜

由於google趨勢是相對數據,一次最多比五個字。且如果有數據偏離太多的時候,數據少的會被壓扁。所以先來看「聲量看政治」政治人物聲量最高的兩位

  1. 1/12是剛選完所以有一次高峰
  2. 6/6罷免投票,8月正式卸任高雄市長,韓國瑜有兩次明顯的井噴式高峰

所以韓國瑜這段聲量高,有很大部分應該是因為霸韓。

兩個人相對搜尋熱度數總計如下
柯文哲:254
韓國瑜:768

但是如果留著韓國瑜的線,其他人都不用看了。所以我把韓國瑜拿掉。然後照著「聲量看政治」的排名依次跟後面3個人做比較

柯文哲 vs 朱立倫 vs 江啟臣 vs 鄭文燦

  1. 整體來說柯文哲比其他三個人的搜尋量明顯要來得多
  2. 朱立倫的搜尋量是四個人裡面最低的
  3. 江啟臣的搜尋量高峰是3/7,因為當選國民黨主席,前面1/25有一波量是當時宣布要選國民黨主席。3~4月很鬧的數位諸葛選拔雖然我在同溫層FB看大家轉傳得很high,但顯然沒反應在搜尋量的變化上。反而6/8傳坐鎮高雄反霸韓跟罷韓投票後有一小波搜尋量。7/23的搜尋量則是因為李眉蓁涉論文抄襲時的發言。
  4. 鄭文燦搜尋量相對高點有三個,當天對應的新聞:2/25,鄭文燦取消龍德宮接駕。5/31前一天母親過世。7/4母喪告別式
  5. 朱立倫搜尋量相對高點有三個,當天對應的新聞:1/12總統選舉剛結束。6/6~6/11當時是罷韓前後。6/18發布「朱立倫倡議」網站,倡議打造藍軍大智庫

在「聲量看政治」中朱立倫的排名是第三。但很顯然他在臉書的「量」只存在於臉書,完全沒有反映在搜尋量上。而鄭文燦的搜尋熱點就我個人同溫層觀察,取消龍德宮接駕當時有一波新聞討論,是有一些討論熱度但我個人覺得熱度普通。但這件事卻有反映在搜尋行為上。然後他母親過世的事情我是整理這篇才發現有這個新聞。從這可以隱約感覺出臉書上同溫層會熱議的主題,跟會反映在搜尋行為的新聞間主題上的差異。

四個人相對搜尋熱度數總計如下
柯文哲:3092
朱立倫:458
江啟臣:941
鄭文燦:594

柯文哲 vs 郭台銘 vs 蘇貞昌 vs 林佳龍

郭台銘搜尋量相對高點有三個,當天對應的新聞:1/12總統選舉剛結束。1/22鴻海尾牙。5/26周刊爆郭台銘捐款台大癌醫跳票。然後其他人的新聞點我懶得查了XD

四個人相對搜尋熱度數總計如下
柯文哲:4485
郭台銘:1928
蘇貞昌:1845
林佳龍:872

郭台銘略高於蘇貞昌。蘇貞昌則是林佳龍2倍以上。這部分跟「聲量看政治」中三個人的數據分佈也是有差異的。

柯文哲 vs 賴清德 vs 馬英九 vs 侯友宜

比較有意思的是,馬英九的網路搜尋量是上述國民黨人中最高的。而且也是最會創造搜尋話題的。

四個人相對搜尋熱度數總計如下
柯文哲:4485
賴清德:1504
馬英九:2979
侯友宜:1291

綜合搜尋熱度總計比較

上述所有人的搜尋熱度,以柯文哲的4485做基準以等比例調整後。大家數值與圖表如下。跟「聲量看政治」的排序做個對照,大家可以比較一下「社群媒體聲量」跟「使用者搜尋熱度」的差異。

「聲量看政治」圖表

「使用者搜尋熱度」圖表

柯文哲:4485
韓國瑜:13561
朱立倫:664
江啟臣:1365
鄭文燦:862
郭台銘:1928
蘇貞昌:1845
林佳龍:872
賴清德:1504
馬英九:2979
侯友宜:1291

在臉書上馬英九排名很後面。但在搜尋他排第三。反而是朱立倫在臉書統計上排名第三,搜尋熱度吊車尾。然後綠營的政治人物排名也與臉書有所差異。

另外從前面搜尋凸起點可以發現,一般使用者的搜尋行為還是很受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影響。電視報比較多,或是電子媒體有些比較聳動的新聞,通常都會帶動關鍵字搜尋量。

這裡要提一件事。就是不管是從FB看聲量,還是從google趨勢看聲量。都要先有個前提認知:這些數量都無法反應「沒有出聲只是看」的人的感受,而這有時候其實才是關鍵。所以大家看網路大數據分析很精彩的時候,請不要忘記沈默螺旋與倖存者偏誤的效應。

館長網站怎麼了?電子商務網站開發的簡易注意事項

最近朋友傳這PTT連結給我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98420019.A.C08.html
影片我沒有詳細聽完,不過關於商城部分聽到幾個重點

  1. 瞬間單日同時線上2萬人
  2. 現在每月主機費100萬。這次兩萬人網站速度很慢,廠商說主機要升到每月500萬的等級才能支撐
  3. 商城部分開發大概300~400萬。說燒到兩千萬主要事後面主機費從開站至今加起來。然後說壓力測試每次收費100萬起跳。

這幾個重點很重要,後面會分析。
我沒聽到ERP那塊,那部分因為就算聽到也看不到前後台所以這篇就不討論。

館長的網站是這個
https://notorious-2019.com

然後我寫這篇的時候有先查到這兩篇

這是今年1月的事,所以那次上線實測就已經發生一次了。

然後技術面問題我請教了三個工程師,這三個工程師背景都是有開發過各種中小型電子購物網站,熟悉金流電子發票串接,至少十年以上php程式開發資歷,跟主機管理能力。彙整一些我個人的看法如下。

Q1.購物網站開發要300多萬合理嗎?

要看功能決定,但基本上客制化的購物網站,最基本的會員+商品上架+購物車+金流串接+電子發票。從視覺設計到程式開發全部包下來,我報價至少至少也會從100萬起跳,從需求訪談到開發測試完成,時間4~6個月不等。每個公司的成本不同,使用的語言不同。然後有的可能需要很特殊的行銷模組,諸如買一送一、贈品設定等等等。

我不知道他們網站後台功能到什麼程度,單純從前台推估,而且照他說ERP是另外,代表他們電子商務網站本身不含進銷存管理。那一個沒有進銷存的品牌電商網站報到200萬就算利潤不錯。

但由於每個公司的成本不同,整體來說我覺得開到300多萬,還在某個合理價格內。若超過400萬我會覺得就真的太過離譜。

Q2.主機費一個月100萬甚至要升到500萬是不是太誇張?

就我個人經驗我覺得很誇張。我跟朋友搞過一個內容農場的網站,曾經單日破25萬人次。用linode的主機,有用Cloudflare。一年不到五千元,撐的住。當時瞬間人數最高我記得是4000以上,確實速度在當時有變慢。但我用一年不到五千元的主機撐的住這個量我覺得也是夠好的了。另外我這個部落格之前寫過幾篇文章,曾經一日流量破六萬人次。那時候我沒有趣注意瞬間人數是多少,但基本上部落格本身也沒掛掉。我自己用的也是一年不到五千的虛擬主機而已。

我只是要說一個站同時讓很多人上站是否等於流量會爆掉,要看軟體架構設計,設計的好,即使主機等級沒那麼高一樣可以撐到一定的程度。

我請教的工程師說流量費是否合理,要看他的網站架構而論。但如果只是單純的購物網站,理論上是不必花這麼多錢。然後仔細看過網站後大概知道他們怎麼會花錢花成這樣,彙整有這幾個問題。

  1. asp.net本來就只適合小型網站,不適合中型有大流量的電商網站。
  2. 首頁的影片,他們沒有放在youtube,直接放在自家主機。影片一直都是最吃流量的東西,我不知道他們怎麼會設計放在自家主機。
  3. 商品頁的圖片都很大張,沒有分塊,也沒有做尺寸優化。
  4. 整個網站的圖片用Chrome的檢視工具看,會發現回傳都是200。等於同一個使用者每上站一次,即使圖片沒更新都會重要一次。
  5. 如果是購物人多網站很卡,有一部份可能是因為沒有做快取,所有頁面都是直接從資料庫讀出,在大量資料庫讀寫的狀況下,資料庫的主機不夠強大,或數量不足,都會變得很卡。但這個的很卡跟流量反而無關。

然後工程師看了他們一個頁面做了計算。以這頁來說,
https://notorious-2019.com/detail.aspx?id=484&tid=6
光這頁就使用 13MB。100 人瀏覽就要使用 1.3GB,

同時在線100人是1.3GB/每秒,1小時是3600秒,以Google Cloud每次GB 0.01美金做計算。確實一個月差不多是一百多萬。

但是如果用雲端主機的流量高到這個程度的花費的時候,國內大型購物網站的作法是直接選擇自己買主機配好,主機的部分配下來大概幾十萬。然後租專屬頻寬,拿去網路中心放。一個經營中型電商網站工程師說他們用12M專屬頻寬,一個月網路費一兩萬。如果要經營電商,流量加主機費怎樣都要盡量控制在一個月幾十萬,不然這成本結構你光付網路費就飽了,根本無法經營。這就像做實體生意,房租費用必須壓在某個比例下意思是一樣的。

所以簡單來說,館長外包的這個網站開發公司並沒有去思考網站要怎麼做可以幫業主省流量錢。

工程師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很經典:「做網頁跟做汽車一樣,很多人在乎美觀,但實際上耗油量、馬力,才是一個網站最貴的技術。」

針對電子商務網站,大型購物網站的流量費真的很高,如果不會省點流量的,自己就要口袋夠深。而最終流量轉成訂單才是重點,越大的網站越要生財有道,否則會被主機及流量拖垮。

認真說,館長的網站視覺設計是很不錯,包括裡面商品的EDM都做得很漂亮,我猜他們應該都是包給同一個公司做的。所以這應該是他最早說的一個月有30萬維護費用的部分。但主機流量問題我只能說他們處理的奇慘無比,這卻會決定這網站之後到底還能不能繼續用下去。

Q3.館長是不是被坑了?

一開始我直覺是被坑。但問完工程師整個分析下來我結論是,應該不是被坑,畢竟他們接案時一定知道這是館長的案子啊,敢坑館長應該心臟也是要很大顆才是。但就是遇到外包公司程式開發能力不足,沒有處理過中型流量電子商務網站。所以完全沒有能力去處理這種網站對應流量時應該從程式面處理的細節。因為能力不夠軟體能力無法補強,所以他們也只好用加硬體的方式「處理」。我猜他們後來的心態應該是硬著頭皮雙手一攤說就是沒辦法,要殺要剮隨便你吧,所以才會搞到館長最後很無奈只能直播求助。

簡單來說,就是遇到程式能力不是很夠但很敢開價的公司。

Q4.所以開發電商網站到底要怎麼找廠商、找工程師才不會遇到雷?

這問題我朋友問過我,我淡淡的說「看運氣跟緣分」。然後我是認真這樣說沒在開玩笑。因為連我自己接案子,我都只敢發給有長期合作有口碑的工程師,不隨便找新的人合作。工程師的「能力好壞」連我這種有經驗的設計師都不敢說有能力去「檢視確認」,更何況一般人。

我只能說,館長真的就是,有點背就是了。

末端客服回覆影響消費者下單意願的重要性

其實這篇是抱怨文。不過我也沒有要擋商家財路所以不會寫是哪家店。

一年半以前,我的iMac因為當初買沒有用ssd,前面使用頻率還不高的時候想說堪用就先用,但後來使用頻率高的時候,就想升級一下,所以上網找了看有什麼店可以幫忙升級跟資料轉移的。後來找到一家,我就先用line詢問。這裡就直接貼圖

整個溝通流程很順暢也很乾脆,所以後來就給他們升級。他們來我家社區門口取貨,後來維修好送來。送來之後就是用爽爽。非常順暢完全沒問題。

但一年半因為我裝的app也越來越多了。chrome又日益肥大,常常開網頁電腦就會卡頓不動了。因為上次我沒有升級ram。這次想說把ram加大,然後據說有比ssd更快的硬碟,想說就一起換吧。因為一年半以前印象很好,這次當然就先敲他們問。結果這次客服明顯換人了….

  1. 前一天晚上先已讀不回。這其實還不打緊,但這部分跟上次晚上馬上回跟確認資訊跟口頭報價已經差很多了。
  2. 重點是第二天早上回的東西,看了整個覺得,我列得很清楚而且是一起列,不是一個一個問,比較精明一點應該可以看出來我其實在網站上看過了。結果你還叫我要去查資訊。
  3. 你如果中午才營業,其實你就乾脆整個等中午開始營業再一起回我就好,我也不是說你馬上要回我資料。先回了一堆罐頭訊息,後面才說我們中午才營業喔,然後時間就是也已經快要中午了。
  4. 當然。我承認我倒數第二句回的不是很客氣。但你都接近中午才看到,這時候你直接先口頭報價給我不是比你那句「我們中午才營業喔」更好嗎?

這就很典型第一線客服如何影響客人是否下單的意願,但會這樣回的客服大概也不在意這種事。這種電腦維修的店面生意,客服本身就應該要有點業務性質,這次的客服整個就是….我真的是不知道怎麼形容= =a

反正我已經決定換別家了,後面說不用報價也是真的。然後他也很乖真的沒報價,我真的覺得這人完全不適合當店面的線上客服。

Facebook 粉絲團與 Instagram 經營互動數差異比較

很久沒有看IG,想說打開來看一下。然後多追蹤了幾個本來FB就有追蹤粉專的IG。

沒追蹤其他粉專IG之前,我的IG其實就是都是朋友們的生活小確幸。所以我一直都覺得IG就是小確幸,之前我一直認為IG沒有很適合經營議題。追蹤了其他粉專IG想說就順便看一下人家的數據,結果發現很意外但也很有趣的現象。

  1. 首先我注意到法律白話文。他們的IG經營得相當成功,比FB還好,除了追蹤人數大大高於FB粉專(IG是21.4萬,FB是13萬),貼文按讚數比例也大大高於FB粉專。一樣的圖FB最多800~900讚就算不錯,但IG隨便都至少3000讚起跳。他們IG追蹤人數高於FB粉專而且高過不少,這點讓我有點意外。
  2. 聞氫哥的IG追蹤者是FB大概55%左右(IG是28萬,FB是53萬)。但是同樣的圖文IG的讚數卻跟FB粉專相當或是略高。
  3. 怪奇事務所的IG也是追蹤數高於FB(IG是38.7萬,FB是32萬)。同樣的圖文IG的讚數大大高於FB粉專。例如他前面幾篇FB讚數大概1.2~1.5萬。IG同樣的內容卻是2.2~3.2萬。有一篇在FB讚數2.7萬,同篇在IG是4.1萬
  4. 故事的IG低於FB(IG是8萬,FB是25.5萬)。但他兩邊的發文方式不同,FB以連結分享為主。IG必然是要做圖。所以兩邊按讚數也是很懸殊,FB連結大概120~700讚,好的可以到1000讚。IG則是平均2000讚起跳,超過三四千的也不算少。
  5. 台權會IG低於FB(IG是6千多,FB是3.9萬)。跟故事的狀況很類似,兩邊發文方式FB以連結分享為主。IG必然是要做圖。FB2的讚數更可憐150讚以下是常態,超過200讚是很好。IG雖然也有不少150讚上下,但上下起伏幅度大,也有五六百讚,甚至破千的。

上述五個單位有個共同的狀況:IG的互動率都比FB來的高,如果把追蹤人數的因素加進去,單篇圖文的互動率IG比FB高到破表。

我猜有幾個原因造成這個狀況。上述幾個粉專我明明都有追蹤,FB投放給我看的機會卻很低,常常都是朋友有分享該篇我才同時看的到。

IG卻不一樣,我一追蹤馬上就出現在我牆上。我覺得對於真的想要追蹤這些內容的人來說,IG可能可以讓他們覺得「真的有追蹤到而且看的到」。FB則是「按讚好像按讚但根本還是看不到」

另外IG沒有FB所謂分享到我牆上這種功能,他的分享都是分享到外部,或是用私訊傳給誰誰誰。所以你在牆上會看到的一定是自己IG追蹤的人原生發出的內容。這樣反而讓自己有追蹤的IG在自己牆上曝光的機會大大的增加。

當然讚數是否等於有閱讀內容,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但這個東西原本就追蹤不到,所以我們只能用看的到的數據來作分析。單純用數字分析來說,IG還是可以拿來做議題倡議的,而且門檻低於YT,畢竟做影片成本還是相對高很多。

因為顛覆我原本的想法所以感到意外。嚴格來說也是因為我之前都沒有真的認真研究過IG所以抱持的某種刻板印象。

不過我後來還是把幾個粉專的IG取消追蹤了,因為IG牆的感覺變成不是小確幸我不太習慣XD

從google趨勢看台灣重大事件搜尋熱度:蔡英文、韓國瑜、陳時中、確診、酒精、衛生紙、口罩

到目前為止最大的事件還是武漢肺炎。在這個時間點正好可以把在台灣當下的熱門事件搜尋,跟選前韓國瑜的數據做個比較,找出台灣政治人物搜尋熱度的某種「正常基準值」。

衛生紙之亂 vs 韓國瑜誰比較熱門?

先用這五個字來看:蔡英文、韓國瑜、確診、酒精、衛生紙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幾件事

  1. 兩次的衛生紙之亂都反映在搜尋熱度上,一次2月初,一次3月中。
  2. 1月的時候確診數相對還比較少的時候,大家更關心買不買的到酒精。
  3. 2月底之後酒精的搜尋熱度有走下的趨勢,但還是維持在一個程度的搜尋量,代表持續有酒精的需求。這部分我想應該是反應還要營業的店家有固定酒精消毒的需求,之前沒有現在有,所以現在酒精的搜尋熱度會比之前的搜尋量維持在一定的量。
  4. 3月中境外疑入確診數連續好幾天飆高,也反映在搜尋確診的熱度上。搜尋熱度也在這個時候超越了酒精。

確診人數 vs 韓國瑜誰比較熱門?

為什麼我要拿韓國瑜來比?因為我之前就一直說韓國瑜的搜尋熱度不正常。正好拿現在的事件來做比較。

把時間再往前拉一點看,會看到在選前9月到11月韓國瑜的搜尋量一直維持在跟現在確診2月初到3月的搜尋熱度。我個人還是認為是個不正常的狀態就對了。因為我覺得持續關心確診很正常,但持續關心韓國瑜很奇怪,即便是選舉還是一樣。而且關心確診的人不可能比關心韓國瑜的人少。

口罩 vs 韓國瑜誰比較熱門?

那發生重大事件時,特定關鍵字的搜尋量跟全國知名政治人物相比,搜尋熱度有多大的差異呢?現在防疫最熱門的話題應該就屬口罩了。所以拿口罩跟蔡英文、韓國瑜來比比看。

口罩大大的超越了所有的字。就算相對搜尋熱度的低點也比確診的高點更高。這表示在重大事件的特殊關鍵字,台灣的搜尋量是可以超越總統當選人當選那天的搜尋量很多很多的,這是有可能的,但需要符合重大的特殊事件。口罩這個詞基本上在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全民談資,所以能夠達到這樣的搜尋熱度也是很合理的。

另外3/21後隨著確診人數不再那麼猛爆性增加,搜尋量也隨之緩慢下跌,但會發現搜尋口罩的搜尋熱度在3/21後卻是逐日往上成長。特別是清明節其間,大家應該都有被外出人潮嚇到。在那到現在口罩搜尋量一直都上升。我想這反應的是台灣然在確診人數增加後,危機意識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關心要去哪買口罩的量有變多。

政治人物正常的搜尋量級到底是多少?

上述這些字跟這段時間很紅的陳時中搜尋量相比又是如何呢?

從2月以後看,整體都比蔡英文高,這應該算正常,畢竟現在跟防疫有關的記者會都是他在說明。然後如果陳時中3/14後(就是開始很多境外移入案例爆炸的時間)跟蔡英文選前2019年12月比的話,兩者的搜尋熱度是相當的。

從這裡我大概可以下一個判斷:政治人物人名在台灣的「正常」搜尋熱度。排除選舉日當天當月,但在選舉期間或因故熱門(這次來說是疫情)期間,搜尋量的熱度上限大約就是蔡英文在2019年11、12月與陳時中2020年2、3月這段時間的搜尋熱度。那如果換算成實際搜尋量大概是多少呢?

我這裡用 https://keywordtool.io/ 撈,可能會跟 google ads 直接提供的數據有一點落差。但大致可以做個參考。

蔡英文2019年11月搜尋量級
蔡英文2019年11月搜尋量級

 

蔡英文2019年12月搜尋量級
蔡英文2019年12月搜尋量級

陳時中2020年2月搜尋量級

陳時中2020年3月搜尋量級

https://keywordtool.io/ 撈 google 的月總搜尋量級,蔡英文2019年11月是550000,2019年12月是823000。陳時中在2020年2月是823000,2020年3月則是550000。這與前面分析陳時中與蔡英文在這兩個時間的搜尋熱度相當是相符合的。

也就是未來在台灣如果有那個政治人物的月搜尋量級可以莫名且持續數月超越這個數字,我們可以合理的懷疑他背後應該有神秘水軍在操作。

後面補上韓國瑜一樣從 https://keywordtool.io/ 撈 google 月總搜尋量級,從2019年11月~2020年3月數據做參考。

韓國瑜2019年11月搜尋量級

韓國瑜2019年12月搜尋量級

韓國瑜2020年1月搜尋量級

韓國瑜2020年2月搜尋量級

韓國瑜2020年3月搜尋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