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做網路行銷的日子(一):前言與背景

【前言】

離開前公司算算也九個月了,一些當時的操作經驗,應該也該找個時間整理整理來寫文了。算是對自己那段時間的紀錄吧。

當時離開不開心歸不開心,不過認真覺得那時候做的行銷操作的經驗跟心得是滿值得紀錄跟分享。主要也是那時候我真的投入非常多的時間跟精力,他算是我職涯中很重要的分水嶺:如何從一個基礎員工試著走到接近管理階層的視角,除了承擔日常工作的轟炸,又要如何抽離讓自己從遠處評估操作績效。曾經我有一顆工作硬碟壞了,裡面滿滿是這間公司的工作檔案,我實在捨不得,最後花了一筆錢把資料救回來。這段經歷不論離開時的情緒如何,對我來說都是一段值得被記憶的經驗。

但也因為離開的時候幾乎是跟老闆鬧翻了,所以文章內就不提公司名了。知道是哪間公司的朋友們就請自己默默知道就好 XD 。

文章會提到我們實際操作的種種,最後也會寫對台灣中小企業困境與現況的一些反思,總之就是我對那段「歷史」的回想跟反省。

對我來說算是紀錄,所以前面會比較流水帳一點,比較具體的分析等流水帳寫完後面再來整理。

【背景】

後續內容講到公司跟人名都改用英文代稱。英文名稱也都隱去原名跟公司與人實際中文名字無關。

A 公司的背景是做醬油醬料的,早期強調手工,後期強調純釀,自有品牌。小有名氣但市場佔有率並不大。

我跟 Ca 以前是某網路公司的同事, Ca 本身是一個很有領導能力的工程師。在那個網路公司是某一組的 RD 主任。我當時的職位是網站企劃,不過我之前的工作經驗都是網頁設計,做網站企劃,做視覺設計,做切版,看GA,關鍵字廣告有碰過看過報表但不熟,SEO有概念知道文案原則,大致是這樣。

最早我是 Ca 的外包, Ca 跟幾個朋友創業,接了 A 公司的案子幫他們做網站,但 Ca 的公司缺設計,所以我做網站設計跟切版, Ca 寫程式跟做網路行銷。

當時 Ca 對 A 公司的收費方式,是沒有收製作費,而是談業績抽成,因為網站主機就是 Ca 在管理,所以可以完全掌握官網的業績。抽成的實際 % 數我忘了,但印象應在 10%~15% 左右。不過 Ca 並沒有因此要我血汗,當時我是報價給 Ca 的公司拿設計費。

Ca 有跟我提他純抽成的想法,他覺得台灣有很多這種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用純抽成的方式會讓他們有很強的誘因給我們做網站,如果我們有能力幫他們做好行銷,從營業額抽成努力做個 10 個廠商,應該是個穩定的收入。他覺得 A 公司算小有名氣,如果做起來,是很好的 demo case。

我因為拿得到設計費都沒差,不過當時 Ca 的說法我也覺得好像有點道理,這門生意似乎可以做做看。

我印象中,後來網站上線後沒幾個月, Ca 的創業公司因為內部股東想法不同後來就收掉了。但 Ca 個人還是有繼續幫 A 公司做網站的主機維護。

我接了這個設計案之後大概一年多之後,我從一間小公司剛離職,當時跟 Ca 聊天,Ca說 A 公司的老闆 Por 想找他做正職。Ca 知道做網路行銷只有一個人是完全不夠的,所以想找我一起。

為什麼老闆 Por 會想找 Ca 呢?因為 Ca 公司收掉的這段時間大概將近 2 年的時間,A 公司找關鍵字廣告經銷商操作網路行銷。 yahoo 跟 google 都有做。但老闆覺得成效不如 Ca 那時幫忙操作的那幾個月的成效好。

Ca 的公司還在的時候,有幫 A 公司做了幾檔行銷活動,有一檔是實體刮刮卡,刮了可以上網站拿紅利點數。那一檔活動很成功。業績有很明顯的提升。這是老闆 Por 想再找 Ca做的原因。

而我印象中當時我有幫忙多規劃其他網路活動,但後來 Ca 就要我停了先不要做。所以幾個活動都只做了企劃但沒進到實作。

那時候老闆 Por 上來台北跟我們談,談完後開了兩個方案給 Ca ,於是 Ca 再找了我聊聊。兩個方案分別是:

方案一:一次給一筆錢給我們自己做行銷規劃,比較高的網站業績抽成,每筆抽,但要長期做後面就只靠抽成。

方案二:當正職員工,另外談業績達標的業績獎金。

我當時覺得我自己在行銷操作這塊的經驗還有得磨,選方案一沒把握,風險會太大。如果我們的想法是透過這個機會磨練跟測試 Ca 對網路行銷的想法是否真的可行,選方案二會比較好。 所以後來我跟 Ca 就成了 A 公司的員工,但因為公司在南部,當時談就是遠端工作。我在新北新莊,而 Ca 在另外一個縣市。

後來我做了兩年三個月的正職,又做了一年半的兼職,前後加起來三年九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