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來了一通電話,說是鄔老師跟他介紹說可以找我。
他在電話裡說的不多,我原本也以為他只是要找人做網站,
但電話裡也很難聊的清楚,就約了個時間碰面。
而我萬萬沒有想到,他是想找人聊聊他想的點子是否可行,
而那個點子正巧有些精神在我的工作上是有被驗證到的。
聽完我說這不只可行性高,而且投入成本相當低,即使失敗損失也不大。
他的回覆讓我很意外,他說我是第一個這麼肯定跟他說的人,
他的朋友都持保留或反對的態度。
當然在那瞬間也讓我去思考,
我這麼肯定的說這能做會不會其實有錯?
但因為其中有太多的點跟自身的經驗有很直接的印証,
就策略規劃來說,他所說的邏輯是極為可行且誘因強烈。
或許我是過於樂觀,但單純就成本評估,
一個投入成本低、失敗損失也不大,但聽起來很可行的點子,
為什麼不做?
在聊的過程裡面,我聽他針對整個經營策略的描述,
深深覺得創業這事,不先經過一些業務經驗的洗禮,
所能夠思考的範圍就很難夠廣。
也突然可以理解,為什麼同一門行銷課,
每個學生所能吸收跟所能領悟的,
差異怎麼會如此之大。
因為每個人的背景經驗,都會影響自己對於一件事情的理解程度。
有的經驗可能是幫助,有的經驗則可能是阻礙。
但無論如何,開始發現自己可以用以前不會有的角度分析看待事情,
並且給別人一些也許有幫助的建議,實在是令人開心。
應該要再多找人聊聊的,我想,
即使只是沒有目的的聊聊也好。
下一步要怎麼走,也許還想的不是那麼清楚,
但,就且戰且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