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基金版無意間看到別人貼的連結,但是我覺得內容寫的相當不錯。
‧去你的「M型社會」
‧再論M型社會
就跟扣七年級生是草莓族的帽子一樣,媒體常常在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也許有人會說,可是大多數人的觀感也真的認同台灣走向M型社會的狀態。而我想說的是,人會有對號入座的習慣。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在 一個大學課堂裡,教授發給每個人一個白色信封,跟他們說這個信封裝著一張紙,上頭寫著對你們性格的描述,請打開來看,不要跟旁邊的人交談,如果你認同裡面 的各項敘述,請在每個敘述下面寫下「符合」,收回之後,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裡面的描述符合自己的個性,但是其實所有信封的內容都是一樣的。很神奇吧?因為對於性格的描述,只要講的模糊些,不要太明確,人都會有對號入座的習慣。
同樣的道理可以應用在很多的地方,譬如說當媒體想要行銷某個概念,他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情況,因為我們不是懂統計的人,不知道要有多大的差異才能證明真的有 差異。因此當我們看到某些例子,對照自身,覺得好像有些道理時,不知不覺中就接受了媒體所行銷的觀念。但是其實沒有數據可以證明這樣的現象在統計上是否真 的站得住腳。然後就變成因為大家都這樣講,所以我講甚麼寫什麼的時候就也拿來插一腳。
M型社會比較像是個流行的觀念,但正不正確,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狀況,有待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