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說整理筆記,不過網路上已經看到Conrad 的整理的筆記,整個演講的內容可以先參考此篇「轉貼筆記:HP36 – 一的力量 Do What You Can (Conrad筆記)」
先來寫一些比較零碎的心得。
沈芯菱描述這一路上,家人的支持,以及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家人的態度。這些都讓我覺得,要走逆風的路,家人的一路支持是很重要的。
我喜歡沈芯菱他們家人對於這些事情的想法,像是她一開始在舉辦讓小朋友參加的免費課程,最艱難的前置作業(找場地、找願意來當老師的大學生等等)都做好了,反而在她覺得最有把握的、發傳單這件事情上,遇到難堪的事情,被人把傳單丟在地上「這一定是騙人的」、在路上被人指指點點「這小女生怎麼這麼小就出來騙人」。而芯菱媽媽說「他們會覺得這是騙人的,可能是他們以前曾經被騙過,所以變得不相信人,那反過來想,我們還願意相信人,代表我們還沒有被騙過,所以我們很幸運,要再多嘗試幾次,這樣他們也會變得願意相信人」
不管遇到怎樣的挫折,芯菱媽媽總是用一種很平實、但正向的想法去告訴芯菱,而這樣的家庭教育,也孕育了沈芯菱擁有凡事感謝的謙卑態度。
她試著去改變「成功」的定義,這點很值得讓我們去反思,到底怎樣算成功?這讓我想到之前彭明輝的文章:續論「糞青」
整個社會對於不同階級、不同收入的人,所抱持的那種「鄙視」的態度,例如白領鄙視藍領、收入高的鄙視收入低的、學歷好的鄙視學歷差的。這不都是因為,台灣社會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了一個只論結果、只知道比較,而不是去深究過程與本質的價值觀?於是我們比較,什麼都要比。
教育是出了問題沒錯,但出了問題的,真的只是學校教育而已嗎?因為我們的教育沒有教學生要去懷疑正在學習的、沒有教學生要去激發獨立思考的能力,於是長久下來惡性循環,家長、老師也都加入了這樣「只論成敗」的行列裡。
「每個時代,都要有每個時代的傻瓜」
「沒有智慧的慈悲、跟沒有慈悲的智慧,都是不夠的,只有有智慧的慈悲才能產生正向的力量與行動」
我覺得芯菱講的這些話,都很我們值得去深思。
「幫助人,不用等到長大」
「重點不是人性本惡或本善,而是要如何營造一個可以引發善的環境?」
像芯菱這樣的人,有這樣的想法,絕對不會是靠學校教育就能教出來的。
在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價值觀,都是建立自原生家庭。想要給孩子怎樣的環境,其實不是來自於外,而是來自於內。
然後另外有提到一個
「真正的幫助,不是去做多少事,而是把自己的專業做好,再用自己的專業幫助人」
「如果有一個想法,卻一直沒做,那也許就放下這個想法,因為那可能只是想逃避現況的藉口,而不是那麼想做」
「有人會說『哇,你這樣做好無私喔』,其實我覺得我很自私呀,因為在那個過程裡面,我所得到的,比我付出的還要多很多」
其實聽到這部份,我腦袋裡一直浮現一種人:
家裡的事情都沒有做好(例如小孩沒教好、家裡沒打掃這類),然後一直跑去做慈善,一副自己多有大愛,多無私的樣子。
不是說做慈善不好,但我實在沒有辦法對這樣的人有太好的印象。總覺得那樣的「大愛、無私」其實只是建立在他想逃避他現實既有責任的方法。(或是只是拿這個東西想去掩飾他沒有做好分內事。)只是他選擇逃避的方法是做慈善。於是頂著「慈善」的帽子,就比較容易去閃避掉他沒把分內事情做好的責任。還可以取得「大愛、無私」的美名。
我覺得做慈善、做慈悲事本身是好的,即使他的出發點不是那麼的正向。但真的不需要把做慈善這件事情無限上綱的說自己做慈善就是大愛、無私,如果在自私的過程中可以順便幫助到人、沒有傷害到人,那樣的自私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我想只要是人,就有他分內應該要做的事情。有時候,選擇努力把分內事情做到好、而不是逃避,會比選擇另外一條容易取得美名的路,要來的更需要勇氣。
芯菱提到阿里山上的一個學校校長在某次暑假說
「暑假要來了,學生會很辛苦哩」
『暑假不是放假嗎?怎麼反而會很辛苦哩?』
「因為會有很多大學生上來幫忙,學生都要陪他們呀」
這讓我想到電影「桃姊」裡面有一段的劇情:
在老人院裡面,因為一個不知道什麼節日,有很多的團體會來表演。然後老人就坐在圍成方形的範圍內,看他們表演,鼓掌。表演完畢之後老人想說沒事了要回去休息了,結果主要照顧的護理長跟大家說「還有一個幼稚園要來,大家再忍耐一下」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的問題是,熱心想幫忙的人很多,可是會不會常常我們熱心給的,其實不是被幫助的人在當下最需要的,反而還會造成他們的困擾,而他們卻又不好意思拒絕?
後面有請到開拓基金會的蔡淑芳來分享,我覺得也滿精采的。
中間有幾個點:
1.提到一個棒球隊的例子,有個企業願意捐錢給偏遠地區的棒球隊買設備,於是跟蔡淑芳聯絡,希望他可以幫忙接洽相關事宜,於是蔡淑芳問「這個事沒問題的,但是在接洽的過程中,需要交通費用、需要旅費,這個部分的費用您願意支持嗎?」『我們希望我們的錢可以直接給需要幫助的人』
很多人都會希望捐獻的錢可以直接幫助需要的人,這一點沒有錯。但是重點來了,因為我們實際上沒辦法直接達到那個需要的人,所以這中間勢必要有相關機構幫忙媒合。那這些幫忙媒合的機構,即便他們是做慈善的,但是他們有沒有人事成本?有沒有媒合過程裡需要產生的交通、住宿成本?事實上,直接捐獻給NPO機構,幫助他們營運,這件事情本身也是對於那些弱勢族群的幫助,因為唯有這些機構能夠撐的下去,他們才有人力可以拿捐獻的錢去做更多的事情。
2.提到另外一個到邊遠地區當老師志工的例子,那個女生到了那裡之後,發現那裏沒有蓮蓬頭,說這樣他不會洗澡。
這個例子要講的是當我們想要當志工去提供一些服務的時候,應該要先做功課去了解對方的背景,在這個過程裡,去衡量自己未來提供協助的時候,是不是能夠接受在不是那麼舒適的環境裡,能夠真的覺得快樂的去完成這樣的幫助,而不致於有受挫的感覺。因為熱心的人很多,但是因為協助過程而感到挫折因而離開的也很多。這樣其實是滿可惜的。
我後來在想,做公益有沒有可能是一門生意?就像尤努斯創立的窮人銀行一樣。因為說穿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錢。即使是慈善事業都要錢。光靠熱情,如果沒有一個基本的帶頭者、跟一個可以規劃整體分配組織(即使只是小組織),那這些熱情,能夠做的事情再大部分時候都是很有限的。因為大部分人的熱情,不會像芯菱那樣,屬於長久、一直不斷的堅持。大部分的熱情都是一瞬。
好了,寫到後來不知道怎麼結尾,先這樣@@
身為肢障
其實從小到大都很怕看到「慈善」或「愛心」之類的字眼
當然,我知道會選擇去做義工的人
出發點通常是好的
只是,助人者也是需要經過訓練的
否則,如果只是憑著一股熱情或素樸的愛心
那有時候還沒幫到忙,反而先傷人了
慈悲和智慧必須同時存在
因為沒有慈悲的智慧會險得很冷酷
例如對受暴婦女說:你幹嘛不離婚?
而忽略了對方身處得問題與社經地位
畢竟很多時候不是離婚就能解決的
而沒有智慧的慈悲往往會變成濫慈悲
最後依舊會發生「濫慈悲養禍害」的結局
我想,如果要對一個人好
必須要有足夠的同理心,以及很豐富的想像力
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對對方說:「我這是為你好。」
否則,就真的是拿自己的鞋逼著對方穿了
而對方如果不穿,還可能會背負上「不知好歹」的罵名
說真的,助人者不好當
但受助對象也未必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