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個劇的評價在戲劇圈普普。可是好像在我的社運同溫層內評價還行。我自己是蠻喜歡他整個戲劇節奏,不會太拖但也不會快到搞不清楚狀況。還有運鏡的方式比較接近電影的感覺。
但不可否認他在描述李郝政權(劇中的黎清波與處長青)的政爭內鬥的部分,大多只有點到為止。正如有的人留言說他覺得看wiki還比較精彩。這留言雖然有點殘忍卻也是事實。
但我對這個劇整體還是持正面態度,因為台灣終於有人敢拍近代政治劇了。他當然有很多缺點,如同之前看返校一樣,劇裡面的細節呈現有所不足,跟當年實際狀況的氛圍也多所落差,但對我來說,這個劇對我個人的意義,比較像是讓我有個機會回頭去看那段歷史,從這個點去找更多當時了事件。
由於閃光常在講以前那時候的政治事,我想找他一起看他應該會講很多有趣的事。也確實是如此,簡單來說就是有諸多吐槽XD
但整個重看過還是太花時間了,所以我自己看完之前漏看的集數之後就懶了。也想趕快趁有印象時把這篇寫起來,簡單做個交代。這篇著重的不是戲本身,而是他帶出的當時的相關社會事件、跟當時真實的氛圍比較。也順便把看的過程另外找到的資料一起補上。
警總比戲劇演的更黑暗可怕
第一集裡面,有出現總統的侍衛車。閃光說「車牌號碼確實有比照當時的編號方式,不過字體不是那樣」。我心理只OS你為什麼記得這種事XD
裡面有兩幕記者追問的畫面,一個是在黎清波上樓梯時記者的追問。另外一個是一群記者想問問題然後很近距離的被侍衛長擋在外面。閃光說這種場景在當時都是不可能的。那時候還有警備總部,他想弄你,可以偷偷跑到你家動你家的東西、殺你家的寵物來警告你。那時候的人歷經過戒嚴,他們都知道警備總部會幹嘛。
戲中有個獨家新聞報,說是影射首都早報。閃光說他對這個報完全沒有任何印象。上網一查創辦人為康寧祥。他說康寧祥他就有印象了,問我知不知道,我說我不知道他是誰。
簡單來說,康寧祥是在民進黨早期創黨很重要的一個人物。他當年的聲勢有名程度可比後來的政治金童趙少康。而我比較熟悉的民進黨人物,已經比較是美麗島大審後的那些人。閃光對此覺得不甚唏噓,才幾年的光景,大家就都對這些歷史完全遺忘了。
我看到後面覺得獨家新聞報與其說是影射首都早報,不如說是那個年代所有報社的集體縮影,像後面有一集演到報社被警總搜查沒收東西,我想這在當年對報社可能根本就是日常。不過這段劇情也被閃光吐槽XD。他一看到警總進來,記者們敲桌子抗議,就說「又跟返校一樣了」。
他說警總如果要搜查報社,一定是叫你裡面的人先出去。他們很知道你們可能會有什麼動作,所以根本上就會避免讓你們有機會作這件事。另外就是戲裡面的記者看起來好像無所畏懼,他說歷經過戒嚴時代,每個人心裡有個小警總,所以他們即使想要報一些比較突破尺寸的事情,都要百般小心,演員並沒有把那種時代氣氛給演出來。強調警總是黑化王聰明,不是只會無腦動手的技安。
「小蜜蜂」出自野百合
楚長青(影射郝柏村)上任的時候,有抗議說反對軍人干政。閃光說那個年代有小蜜蜂,會到處噴漆,像反對軍人干政,他以前確實在路上有看過。
關於小蜜蜂的紀錄可以參考以下兩篇
學者從政 郝小子不忍父孤單
曾經他是被街上「小蜜蜂」四處噴漆反對「軍人干政」的行政院長,是威權體制時代遺留的軍事強人。
野百合學運後,學運團體也達成校際間合作的共識,成立了「全國學生運動聯盟」(簡稱「全學聯」)。全學聯、教授、社運人士和民進黨,於是在五月策劃了一波又一波的「反軍人干政」的遊行抗爭活動。5月5日起,憤怒的「全國學生聯盟」再度集結中正紀念堂,全學聯並派出「小蜜蜂」特攻隊,這是學生一種新型態的抗爭方式,在台北街頭以「噴漆」方式宣傳學生的想法,這場「遍地烽火」抗爭方式,讓警方疲於奔命,這些小蜜蜂也曾經遭到情治人員的毆打。他們同時也抗議電視台與部份報紙媒體,封鎖學運的消息。
所以難怪318之後很多社運活動,會把做社運宣傳的這些社群稱為「小蜜蜂」由來在此。
民間的新聞印象「一百行動聯盟」大於獨台會案
劇中演到獨台會案有五個大學生被抓,閃光說那時候這件事不是新聞重點,因為那時候人被抓還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即使已經解嚴了。也因為不是新聞重點所以他其實毫無印象,反倒是因為此案後來而起訴求廢除刑法一百條的的一百行動聯盟,他們抗議很長的時間,在當時是很大的事情。戲裡面對這個運動的著墨很少,針對修法也只提到黎清波希望洪新介(影射時任民主進步黨主席黃信介)可以支持「修」而不是「廢」。
但其實一百行動聯盟反而才是促成廢除刑法一百條的關鍵開端。
根據這篇
臺灣民主運動小故事(二):「一百行動聯盟」末代國慶閱兵大典搗蛋計畫
裡面有提到
這個主要由知識份子主導的運動組織,幹過最「暴民」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在體制內的辦法走完以後,便對外宣布說要在當年的國慶典禮上,發動一場「反閱兵,廢惡法」的非暴力抗爭。這群平常溫文儒雅的讀書人並且明確宣示:只要刑法一百條立即修法的訴求未能得到回應,他們的行動「絕無妥協餘地」。
這個爆炸性的搗蛋宣言,引發了政府的高度緊張,特別因為閱兵這件事情,可能還會牽動到當時李登輝與郝柏村的政治鬥爭,連美國在臺協會都曾特別關切「一百行動聯盟」的行動,可見這個主意確實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壓力。
閃光說他為這件事情很有印象。他說解嚴後的那個年代,各種實體抗議很多,每月都有不奇怪。因為以前沒網路,要支持就是得要上街。但那時候新聞也不像現在整天都可以播,新聞畫面很有限。但那個年代水車跟警察打人並不奇怪。去參與抗議的人,也都有心裡準備會被警察抓到很遠的地方丟包。他朋友以前就曾經被抓到現在士林天文台那裡附近丟包。說走了好幾個小時才回到家。
解嚴後的警察打人與水車驅離
318的時候,很多小朋友對人會被警察打噴水車感到很驚訝。他說為什麼要那麼驚訝?這以前就發生過了。然後提到520農民運動。
發生在1988。所以這不在國際橋牌社演的時間軸內(他們是從1990開始寫)。不過在社運史上,這是台灣解嚴後首次爆發激烈警民衝突的社會群眾運動,發生於1988年5月20日李登輝任內。
那時候抗議多激烈呢?可以看這系列新聞影像紀錄
這裡有鎮暴警察與水車驅逐民眾
上述系列影片看下來也會發現到幾件事,例如民進黨當時都有參與。新聞畫面帶過去有時候會帶到他們的「戰車」跟旗子。但報導本身完全不會提到他們。簡單來說就時不會讓你有讓大家知道你是誰的機會。
另外大家可以注意看新聞旁邊講話的是誰:p
就是年輕時候的彭文正。
野百合學運與山中傳奇
劇裡面有演到野百合學運。閃光說其實野百合最開始沒有什麼媒體報導的。但因為當時的國代們自己想延長任期。這是「山中傳奇」事件。大家不爽後開始有媒體報導野百合集結,之後人才變多。
為什麼叫「山中傳奇」可以參考這篇
遙想當年台灣的「山中傳奇」(管仁健/著)
所謂「山中傳奇」,原本是知名華人導演胡金銓的一部電影,但多少年下來,台灣媒體都習慣用「山中傳奇」來形容國民大會,因為國民大會總是在陽明山硫磺氣飄渺的中山樓開會。
郝柏村的治安內閣與六年國建
劇中楚長青上任後,說定位為治安內閣。閃光說治安內閣的部分在新聞曝光上他沒有什麼印象,但倒是對六年國建很有印象。郝柏村一上去就推六年國建。而郝柏村當行政院長的時候,新聞都報郝柏村,幾乎沒提李登輝。後來換成連戰之後,才變成都報導總統李登輝而比較少提到行政院長。
台灣的民主之路,李登輝確實功勞很大。不過以國際橋牌攝取的點,其實在這部分的著墨反而是不多的。想看更詳細的介紹可以看【台灣民主化之路】
寫的很亂…不過先寫到這。下一篇會針對劇中有提到的一些其他社會事件條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