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最近改成會員制,之後應該會改訂閱制,最近分析文很多,御姊愛寫了一篇下標很厲害的「一夕狂掉上萬粉,黎智英推訂閱制誤踩的5大誤區」
我有些想法跟他寫的不太一樣,算是做個自我整理。
流量越大越能變現,真的嗎?
御姊愛寫到「強項明明是流量卻自砍影響力,浪費優勢。」但我想問的是,流量到底是優勢還是包袱?
流量變現這句話在EC是完全適用的,沒有懸念。而且變現率以現在ec市場看,是有機會撐的起一間公司的。所以做EC的,都是盡其所能的獲取流量,因為如果變現率可以維持一定,當然流量越高變現越多。
可是在純媒體內容的部分,這部分依然適用嗎?可以帶來pv的流量一定有機會變現嗎?變現率夠高嗎?
蘋果日報作為一個大媒體,我覺得他們一定思考過這個問題。也一定嘗試努力過各種做法。會不會他們結論是媒體的流量真的找不到變現率夠高的做法?起碼他們試過的方法不管用?
另外,大流量也意謂著主機跟維護相關費用都會提高,維持流量是有成本的,流量越大成本越高。當流量大的一定程度卻變現不行的時候,流量到底要說是優勢還是包袱?
會員制確實會犧牲帳面上的流量,但也因此可以更明確的統計分析死忠者的使用者樣貌與行為模式。
流量減少會減少一點維護成本,但如果這些流量原本就沒什麼變現率,犧牲是不是也是可接受的?要知道蘋果日報流量大,人家是有犧牲流量測試的本錢的。
用流量減少換這個值不值?可能只有做了才知道。
當然,這個前提絕對是因為蘋果已經把流量養起來,他們才有這口氣可以做這件事。流量還沒養起來的,這樣想只是在自high。
你要怎麼知道哪些流量有轉換的潛力?
御姊愛寫到「試問,整天浸泡在女藝人劈腿、兒子又殺媽媽事件、山區又出現紅衣小女孩甚至寧可付費也要看八卦的讀者網友,會跟付費閱讀天下雜誌、紐約時報又或華爾街日報的讀者輪廓一樣嗎?」
這句話沒錯,兩者的讀者輪廓不同。但我卻不會把這個直接等同「所以看八卦的人付費意願低」。我一直在想這句話讓我有略為不舒服的地方,大概就在於那種「我花得起錢你花不起」的某種階級意識吧….
舉個例子,有影音八卦新聞的流量一定最高,社會議題深度分析的流量一定不高。但這兩群人的變現率會一樣嗎?會員轉化率跟轉換數有多大差異?變現時願意支付的客單價會一樣嗎?把變現率以及流量一起計算的時候,哪一個的實際收入會比較高?
會員制最直接可以收集的是到底有多少人,跟想看哪些主題的人,會願意變成會員?免費內容帶來的流量,在會員制時的實際數量差異有多少?一樣做了才知道。憑感覺說「這些人付費意願低」,我會反問,你怎麼確定?又即使平均單一的付費意願低,但假設願意進來的會員流量高,也有可能最後創造的實際收入會比「意願高」的「知識型付費者」要來得高。
那到底訂閱是所謂優質內容才能獲得青睞?還是八卦新聞?試了才知道,而這一切還是回歸「改走會員制收集資料測試過才知道」。而這些能否靠訂閱費用不同做分群?當然有可能。
例如你是八卦的族群,你想看八卦,只要一個月付費50元。假設這個人原本就是會買八卦週刊這類的人,一個月50元其實跟他去市面上買八卦週刊的成本差異並不大。如果你是喜歡看知識型內容的,假設一個月200元。但如果八卦群整體有500人,知識群只有100人。50×500 > 200×100。這數字當然是我亂抓,但我要說的是付費方式是可以不同族群做設計的,而做這些的前提,就是「必須要先有會員 / 統計會員的實際使用行為作為設計依據」。
我覺得蘋果日報應該是因為其他方法都走過了嘗試過了,但媒體收入逐年下滑是大趨勢,所以才不得不考慮感覺風險大的做法。至於媒體是不是要夠優質使用者才會付費?我覺得要問的反而是使用者有多想看到什麼主題的內容?
同業抄新聞八卦不值錢?
御姊愛寫到「真正必然會花錢購買蘋果新聞的,恐怕是各平面、網路、電子媒體同業,他們不是想支持蘋果,而是付一點點錢就可以讓自己跟隨蘋果記者跑出來的獨家,何樂而不為?」
但這一部分是因為以前的媒體迷信的是網路流量。把網路流量跟實體銷售的模式做類比。以前容易抄新聞,是因為「內容不分會員直接公開」,但假設今天要改走會員制,其實蘋果就可以針對新聞內容的商業版權作一定程度的聲張。會員制反而可以一定程度制止其他同行「直接抄新聞」,而變成真正的獨家。
其他媒體抄新聞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而直接把這個拿來說所以蘋果會員制更不利,我是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
媒體主要靠社群導流,很少自帶流量?
御姊愛寫到「因為網路媒體使用行為改變,官網已很少自帶流量,主要都靠粉絲團導流,蘋果新聞網粉絲團從4/10至我寫文章的4/13日,粉絲已狂掉數萬」。
乍看之下掉了萬粉好像很可惜,如果是像我經營的小粉專,不到三萬人掉萬粉當然是很可怕啦。但以蘋果日報來說,我看過蘋果日報粉專的分享數跟按讚數。還有查了一下流量來源資料,掉萬粉真的可惜嗎?主要流量都靠粉絲團導流嗎?這兩句話完全是可以被挑戰的。
這是4/10後要會員才能看後的幾篇
這是4/10前還不需要會員就能看的,我挑了兩則跟上述類型比較可以對應的
我已經有刻意挑4/10之前分享數比較高的,但我要說的是,你如果仔細去看,更多篇的分享數其實都在兩位數而已。然後如果沒有特別說,你也許根本不太會感覺4/10前後的差異有多明顯,除了留言很多人說「我才不要註冊」以外。只看讚跟分享數差異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然後到底蘋果日報透過社群導流的程度有多少?雖然這個站依照我的使用經驗,覺得不全然精準,但可以大致參考一下。
至少可以看出搜尋流量跟直接流量都大過於社群媒體的流量。就算先撇除直接流量,至少搜尋流量也大過於社群流量。
Direct的流量,我的猜測,應該很大部分會來自line或其他的app。
認真說,蘋果這種老字號的網路媒體網站,要是主流量真的大多靠社群導流的話,是必須要深切檢討的。而且社群留言原本就會有個趨勢,就是不爽的人有比較強烈的留言動機。但他未必可以完全代表整體使用者的樣貌,而使用者的整體樣貌,只有經營者自己看收集的資料才會知道。